“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和“加”

发布时间:2023-05-26 12:2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李雪文

内容摘要: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聚焦“双减”,认真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期望让“高能”的作业设计成为“增效”的助燃气,让数学作业的设计真正是给学生做“减法”--减去负担,给教学质量做“加法”--提高素养。深人学习作业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持续探索新时期提升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的新途径,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助力!

个人认为作业设计应该要根据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的重难点来进行设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些难度大的知识点,并且教材不做要求的就不能再进行练习,因为这样作业设计既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image.png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

1.减少机械作业

减少数学作业量并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量,而是要求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减少数学作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和基础记忆问题,增加创新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同时,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丰富,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所以老师们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生活元素。既避免了小学数学的枯燥作业,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熟悉程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形成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真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作业时比较随意,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缺乏一种探索和创新,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比如课本练习题、配套练习题和指导材料上的作业,这些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大部分作业与实际生活脱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2.减少重复作业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和习题形式为主,实践型作业基本为零,作业结合生活的形式也基本空白。这种基于理论知识实践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对完成作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布置这些作业,脱离实际生活,学习呈现机械化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设计导致作业形式单一,学生作业机械重复,缺乏创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作业,老师大多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的,数学作业和考试内容多,因为大部分是书面作业,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生活,让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学生的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无益。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仅限于练习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容易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3.减少“一刀切”作业

教师在实际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每个学生的作业没有任何差别。教师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布置作业,也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作业的不同需求和感受,违反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规律。小学作业布置形式虽然降低了教师的布置难度,但他们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加”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纠正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应成为应试教育的“赛马场”。小学数学作业具体优化设计策略如下:

1.增加前置作业

数学前置作业改变了传统封闭古板的预习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主动性给予学生空间来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成为了学习名副其实的主体,对学生日后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飞速提高课堂效率也因此提升,教师合理设计数学前置作业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优化,全面的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学情,充分地锻炼小学生的初步感知新知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课程前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前置型数学作业,教师首先要预先设计一些探究类课前数学问题,然后以作业单的形式提前分发给小学生们,这种类型的数学作业与第二天课堂上所要讲解的学习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小学生结合以往的数学学习经验来进行自主地探究。教师只需要检查他们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就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学生们的疑难学习问题。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借助图形动手拼摆,学生带着初步了解的图形密铺知识进课堂学习,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剪剪、拼一拼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在操作中体验到了数学的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在讲解《认识图形》这节课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些前置型数学作业,让学生们课后通过借助对图形的拼摆,用合适的工具剪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形。这样能够使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形成空间观念和数学创新意识,并且也让学生们提前地感知到不同图形边长,角,顶点,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中享受到更多成就感。

2.增加分层作业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阅历和智力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始终采取“一刀切”作业布置形式,是很难满足全体小学生真正的数学学习需求的,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得到充分的数学练习机会,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按照课业的难度采取由低到高的顺序来设计分层性数学作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来选择数学作业类型这样能够使小学生更愿意去完成数学作业。比如,在讲解《分-分与除法》数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学学习平台,来构建以“自助餐”形式的数学作业内容,可以分成必做题型,选做题型,拓展类题型这几个专栏:也可以设置成套餐类分层性题型。可以分成模仿练习、变式练习以及拓展练习。比如,让后进生也就是差生做小数目的平均分作业,让中等生做乘除法互逆关系类的作业,让优等生做一些有关于倍数和用乘法口诀求商有余数这种类型的数学作业。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并且也有效地拓展了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缩短学生数学学习的差距,不仅保证数学学习能力更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在原有数学基础上进行学习。

3.增加趣味作业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最佳引导师。教师在实际设计作业时,教师一定要根据所教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来设计一些具有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内容,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做作业的热情,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教师所采取的寓教于乐教学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们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时,分、秒》数学课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来设计电子游戏版数学作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图像中钟表上时针分针所指的方向来让学生们写出钟表上代表几时几刻。教师也可以拿来一个钟表教具,说出具体时间点,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时针和分针指向位置,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时针上每大格和心每小格分别代表几时几分,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打好这节课的数学基础。

游戏是儿童成长阶段的一项重要日常活动。可以说,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枯燥的习题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会了“6”后,可以设计与父母一起玩的猜谜游戏。家长手里拿着6颗花生,左手拿着1颗,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种游戏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适中,但也需要思考才能回答,所需时间也很短,家长可以互动四五次,也适合所有学生和家长玩耍,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业余时间。

4.增加实践作业

一年级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何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业负拍,又能打好这个基础,即实现减负又增质,并且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数学知识点首先要过关,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让孩了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我们的作业要为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魅力,体会知识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激发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四、五、六年级组依托大单元教学理念,开展作业超市。布置开放式作业,做到边学边整理,学生制作精美的数学知识手抄报,版面设计有创意,形式有:数学手抄报、数学思维导图、数学书签、设计精美图案等等,内容有:数学家的故事、数学错题分析、数单元知识小结、数学小笑话、数学趣题妙解等,充分展现了学生“双减”政策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动手实践有利于数学知识从书本到生活,从抽象到具体。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动手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数学的奥秘。比如学完“小数加减法”后,安排学生和家长去超市购物,用现金给家长买单,计算返还多少钱。书籍中的小数加减问题是教科书作者设计的。学生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在实践中激活知识。

学以至用,将学过的圆柱,圆锥等相关知识运用到笔筒的制作当中,以实践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image.png

结语:综上所述,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作业设计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这样有效缩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差距;其次,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加强多元化设计,通过趣味与生活的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还要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最后,教师在批改小学数学作业时会给学生以鼓励,针对学生数学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和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