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从三个维度建构“新教学” | 名家

发布时间:2019-11-18 11:09   来源:未知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思维智汇(ID:swzhihui)

思维智汇是以K12阶段思维教育为核心特色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中国孩子的思维能力.

知识越多,不等于能力越强,素养越好。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亟需要提升公民素养。所谓的素养是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所以我们新的教育目标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做事。关键能力是能做事,必备品格是坚持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是坚持把事情做正确。

本文整理自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第二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聚焦情境与问题”上的分享。

如今,我们国家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标的框架已经定了,国家计划在2021年颁布新的课标方案。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两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第二个突破是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两个突破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评价、高考命题都将发生变化。

从2018年开始,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的高考命题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很多年语文高考的检查病句都是单独的一句话,但从去年开始,语病修改或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被设置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

数学试题突出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为什么要这样考?因为指向素养的评价方式必须要发生变化。

那么在这样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背景下,我们的“新教学”是什么?

实施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

首先,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发生转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明确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指学科素养,而是指学生学习了这门学科之后留下的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用考驾照来类比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交通规则是知识考试,倒库移库是技能,而在有了知识和技能之后,基于真实情境才能形成能力,而要形成素养必须要有反思。而学生的学习同样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知识越多,不等于能力越强,素养越好。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亟需要提升公民素养。所谓的素养是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我们新的教育目标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做事。关键能力是能做事,必备品格是坚持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是坚持把事情做正确。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教师要实施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

我们过去的教学是以知识点和课时来设计的,以单元来设计就是提高站位,提升格局。我们的设计要从单元中来思考知识点,而站在单元上一定能够看到素养。

我所谓的单元并非教科书中的单元,而是类似于建筑的概念。课程单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是课程,不是内容,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

2.单元课程必然指向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3.以问题链或任务串来组织目标、情境、知识点、活动、评价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或完整的学习单位;

4.结构上,一个学期至少要有两个单元;

5.要有任务串、问题链的难度进阶。

那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备课?基于这样一种单元设计方案我们老师也要学会这样建构新教案

首先,要明确单元名称与课时,没有课时就没有课程;

第二,要有单元目标;

第三,要有评价任务,即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为什么要把评价任务写在目标之后,因为评价必须跟随目标,此外,它对于目标起到一种矫正作用,避免目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最后,评价任务可以嵌入之后的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评一致。

第四,设计作业与检测。

第五,学后反思,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反思的支架和路径,让学生学会反思,悟出“道”来。

要展开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

我们的目标变了,学习方式必须发生改变,我们的素养目标包括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高阶认知等等,这些目标都指向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基于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有两个意义:其一,真实情境可以将知识学习与真实生活连接起来,打通知识(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便于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现在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有一批人在呼喊,未来学校和教师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学习系统。

事实上,这几十年来,学校和教师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教育的变化不大。教育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如何让学生将知识与真实世界发生关联,就要靠教师讲清楚知识的意义。

其二,将真实情境贯穿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将知识条件化、情境化、结构化、生活化,便于学生深度理解。

脱离真实情境的学习就好比是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学习物理不接触物体,学习化学不见化学变化,学习生物不懂什么叫做生命,这样学习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对科学课程的本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四次飞跃: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方法、实验,从科学实验到科学探究,再从探究到证据(论争),但我们的很多教学还停留在了解、理解、记住科学知识这个最浅的层面上。

1

什么叫真实情境?

“真实”指的不是针对当下或个体学生,而是针对符号、虚拟世界而言的“生活世界”;“情境”指的是与人互动的环境。

真实情境主要指的是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即做事;强调任务即强调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就是核心素养。我们国家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我们过去很强调活动,而现在我们强调任务。二者有何区别?从80年代开始,包括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在内都是在强调活动。我们的课堂是动起来了,但是乱动、盲动、为动而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而且“活动”的含义过于模糊。

所以,这次的课程修订强调“任务”就明确了概念。任务即做事,完成任务一定需要活动,但活动不一定代表在完成任务。

关于情境,国际知名的教育测试项目PISA将素养测评情境做了分类,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它将阅读情境分为四大类:

1-个人的阅读(个人阅读);

2-用于公众的阅读;

3-用于工作的阅读(职业阅读);

4-用于教育的阅读。

将数学情境分为四大类:

1-个人情境(日常活动);

2-教育或职业情境(学校和工作情境);

3-公共情境(范围更广的社区);

4-科学情境(科学的或明确的数学问题)。

将科学情境分为三大类:

1-作为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如食物和能源使用);

2-作为一个社区成员所面对的问题(如发电站的位置);

3-作为世界公民所面对的问题(如全球变暖问题)。

2

什么是深度学习?

70年代主要指的是学习方法,到了80年代之后,既关注了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习方式。比如,SOLO理论非常形象清楚地描述了学习结果的五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没有发生学习,第二和第三层级都是浅层次学习,拿第三个层级来说,这样的学习就好比我们认识一条狗,对狗头、狗身、狗腿和狗尾巴的知识点都有所了解,但却不知道什么是狗。我们要重建基于素养的教学和命题框架,让学习达到第四级和第五级的水平,这就是深度学习。

到了90年代,Wiggins 和McTighe提出了深度学习的起点是理解,包括了解、输出、记忆等在内都属于浅层次学习,而唯有理解才是深度学习,并将理解从认知情感层面分为说明、诠释、应用、形成观点、同理心、自知之明六个水平。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来定义深度学习的概念。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虚假学习,虚假学习就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比如托福雅思的训练,一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试卷讲评中很容易发生“虚”学习,让学困生把解题过程抄一遍,但这个过程中思维问题没解决,于是下一次考依然会做错。“假”学习指的是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用不道德的方法教品德,用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比如学艺术就是让孩子去考级,考到10级了却没有理解什么是艺术。

所谓浅层次学习就是把学生“当猴耍”,让学生不停地刷题,停留在行为训练层面。

深度学习则要包含如下几个特征

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教师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者;

目标是学以致用,采用共生共享的评分规则;

内容是蕴含意义(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任务;

教学具有高投入、高认知、高表现的特点;评价是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和任务。

未来的学习一定是混合的

未来的学习是什么样的?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未来的学习一定是混合式的学习,靠个人化的学习系统很难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你如何保证一个孩子坐在电脑边能够专注地学习和做作业?所以完全依靠在线学习系统是行不通的,未来的学习一定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学校的学习最关键的要解决两步,第一步,教师拥有的信息如何变成学生的信息,第二步,接受了信息如何加工为自己的信息,即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学校的课程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学生没有买,你不能说卖掉了,学生没有学会,你不能说教过了。所以教师领工资的理由是在班级里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身上达成了教育目标,而非仅仅凭借一个讲台就够了。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该从学生怎样学会来设计,而非从怎么教来设计,现在很多老师的备课都是在说自己怎么教。教师的教案上,无论是课堂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知、布置作业,它的主语都是教师自己。我们的老师喊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但一写起教案来依然在以自己为中心。

拿开车来打比方,新手司机刚上路的时候都是死死抱住方向盘,眼睛不看后视镜;老司机不会关注自己怎么开车,而是前后的车辆怎么开。我们教龄二三十年的教师如果只关注自己怎么教,那只能称得上是新手,而关注学生是怎么学会的,那才称得上是专家。

人工智能最强的是能够解决学校教学的第一步,即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但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第二步,即学生学会的问题。所以,未来任何技术都替代不了教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混合的学习系统希望在21世纪,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促进学习,人工智能的到来能够真正地让教师变得更专业。

混合学习至少会带来三大变化:

1.重新思考与整合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

2.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记录过程数据;

3.最大化地满足“异”学习,通过解决“异”的问题来解决“差”的问题。在一个班里,学生之间有差异,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了“差”,没有关注“异”,事实上,“差”是结果,“异”是原因。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差异化教学,才导致了“差”。而在差异化教学上,人工智能信息化能给我们带来极大地便利。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