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翟广英
新课标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更新了课程理念,更是提出了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整合、变革学习方式、重视评价导向等五大理念,新课标在传承中有创新,修订幅度很大。新课标内容非常丰富,下面是我选择的一些关于幼教方面部分内容进行解读与思考。
一、游戏化课程会上延至小学二年级 ,未来幼小衔接将会被重新定义。
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的 。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有赖于游戏,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游戏是课程的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背景,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真正的游戏应是积极投入的,主动的,自由的,有序的,享受的,快乐的,创造的。游戏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一个环节,但游戏首先不是作为手段 环节而发生能仅仅作为手段和环节而存在。相反 应鼓励幼儿将教学活动中的经验运用到游戏过程之中,游戏的内容和范围让教学为游戏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学习则是指在学 化观念的指导下, 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就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所以在小学一二年级可以继续应用与借鉴。
二、语文课时的增加不是比重增加 而是提高绘本阅读课程的首位度。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分外重要。
1.丰富幼儿词汇,提高表达能力。喜欢阅读的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强,在听、说、读、写方面较不爱阅读的孩子高,孩子在书中领悟复杂的意念,欣赏语言的美妙。在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学习故事里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说礼貌用语。学习新词汇也显然比单独学习新词汇更轻松,幼儿更乐意接受。
2.促进幼儿良好的听、说、读习惯的养成。不管孩子是自己看书,还是在听老师或父母讲,都能全神贯注,养成一个听、说、读的良好习惯。 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逐步形成观察、思考、听读一整套方法。
三、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的课程一定要重视起来。
1.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传统文化讲的是成己达人,让人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去贡献社会、实现自我。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孩子的眼界、打开孩子人生的格局,培养孩子放眼天下的胸怀。让孩子们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并能将志向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从小事情做起,通过“修、齐、治、平”一步步做到最好,成为家庭的好儿女、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支柱、天下的英杰!
2.让孩子获得智慧的启迪。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包括做人做事、接人待物、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我、对待生命等许多方面,可以让孩子的智慧得到全面的启迪,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3.让孩子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孝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学习传统文化会帮助孩子在心理上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同时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行孝、如何感恩,做到知行合一。让孩子积累丰富的知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种成体系的,综合性文化,其中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天文、地理、医学、体育等诸多门类。孩子们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了思维训练、认知训练、智慧开发、潜能发掘、性格塑造、习惯养成、语言表达、写作等方面。
5.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全面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记忆力、反应力、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6.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体系,其中不只有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思想,更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规范和案例,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中出发,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7.让孩子拥有爱的能力。仁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懂得爱,拥有爱的能力,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爱人民、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自然、爱众生。
8.让孩子气质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灿若繁星的古诗文资源,其中蕴含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含蓄之美、豪放之美等丰富的审美元素。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极大的提升孩子的气质和形象,让孩子成为风度翩翩、气质高雅的君子、淑女。
9.让孩子快乐学习。从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开始,传统文化的教育就不是枯燥乏味“皓首穷经”的苦学,而是以天地为画布、以智慧为笔墨,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将天地万物都纳入“课堂”,寓教于乐、道法自然、保全天性的“快乐”教育。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更可以培养孩子快乐学习的能力,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0.让孩子福慧双修、拥有美满的人生。当代教育大多重知识轻能力、重能力轻人格。而传统文化中将“德”视为人的根本,传统文化教育是将知识、能力、人格等综合为一体的文化体系。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福慧双修”获得美满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针对新课标对幼教行业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中,可以取其精华,并与实际相结合,精益求精 在培育孩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为孩子的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