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佟海燕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品质,近年来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和观念都在不断的进步,小学音乐教学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小学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综合发展和提升自身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因素。“双减”背景下,让音乐课堂教学高效“提质”,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足、学会、学好,以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需要每一位音乐教师深思的。但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的情况,从而导致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而且整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得不到提高,最终导致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自身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提高,并且对整个小学阶段的音乐发展带来阻碍。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开展美育活动必须可少的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在实际音乐活动中融入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满足课堂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助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我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转变思想,重视探索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学习可以陶冶情操,激活内心思想,培养艺术气息,并且音乐教学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就需要重视音乐教学改革,小学音乐教师更加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将音乐课程教学重视起来,积极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营造充满动感、趣味的教学氛围,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从而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获得快乐。
例如,“到郊外去”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就要精心做好课堂设计,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展示春天来临到野外郊游的场景,处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绿树、小草、花儿都是生机勃勃的,小朋友们在草坪上快乐的玩耍,这些情境展现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追求,之后再组织学唱歌曲《郊游》,学生们一定会快乐地参与进来,尽情享受音乐,身心得到了放松,从学习压力中解脱了出来。
二、丰富元素,引入民族音乐
为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快乐,还应该引入丰富的音乐元素,充分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热爱音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音乐风格也有很多不同,这些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深刻,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各个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把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这样的课堂能够使学生获得快乐,音乐课堂也必然会是异彩纷呈的。
例如,在“五十六朵花”这部分教学中,教材上包含了很多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比如引导学生欣赏《阿里郎》这首朝鲜族民歌,歌曲旋律富有层次,情感饱满,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朝鲜族文化有了更多认识,获得了审美追求。之后,还可以根据这首歌曲三拍子的特点,组织舞蹈的编排,此时学生在跳朝鲜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的完美融合,获得了更加愉快的体验,取得良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在以后也会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三、给予展示空间,增强自信
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就必须要始终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打造快乐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鼓励他们多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音乐欣赏的看法,并且对他们多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增强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快乐地学习音乐。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演唱的歌曲,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歌曲演唱活动,比如围绕“赞美春天”或者“热爱祖国”为主题进行演唱,这样就搭建了学生音乐演唱展示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想在大家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都会认真选择曲目,之后反复练习,最后努力以最好的状态给大家演唱,在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美之后,获得快乐和自豪。在类似这样的音乐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主动地研究音乐,练习演唱,获得了自我艺术才能展示的平台,有助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挖掘音乐学习潜力,培养兴趣爱好。
总之,依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总要求,教学活动就应该更加多元化,更为具有体系化,要帮助学生减负,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小学音乐这门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点,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真正的切身感受音乐,逐渐地爱上音乐,音乐课堂教学才会实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