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包头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案例研究立项评审活动的通知》,包头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代丽娜老师引领课题《“做中学”“用中学”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研究》有序开展活动。
课题组以课例为依托,以实践类作业为抓手,探索“做中学”“用中学”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课例研究
4月初,由课题组成员厍娜老师、郜珍老师执教《10.3大气压强》的同课异构课,我校领导和组内成员共同观摩研讨。
厍娜《10.3 大气压强》
厍老师创设学习情境“魔力时刻”,学生在神奇的魔术中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计了一系列“做中学”“用中学”的学生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能力。
郜珍《10.3 大气压强》
郜老师基于“教-学-评” 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注重设计与评价任务相匹配的学生活动,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领悟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逐步提升科学思维。
研讨互动环节老师们提出自己对于“做中学”“用中学”在物理课堂实施过程的思考与建议,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讨。
实践类作业
实践类作业设计的有效开展,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的活动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习自信心。
总结反思
4月20日,课题组代丽娜、闫小磊两位老师参加了青山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组织开展案例研究中期验收评审工作。课题负责人代丽娜老师按照案例研究“六步法”向评审专家作了认真汇报,评审专家肯定了本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不足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