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3-05-22 17:4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包慧芳

随着“双减”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也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而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在教学中融入各种先进的教学元素,促进小学生的稳定发展。道德与法治属于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在该学科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遵循增效减负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小学阶段促进学生各种优秀个人品质的形成,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有效途径:

image.png

 一、探索和创新教材内容和形式

 教材内容和形式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阶段,教育应该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和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和掌握现实中的道德和法律关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多媒体教材资源和线上学习平台,为老师提供更灵活、便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二、加强教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培养和选拔高质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人才,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巧、教学评价等方面,全方位打造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以教学为中心,实施常态化的督导、检查与评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三、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和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感受,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课时,教材文本中涉及很多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亲自参观过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神秘的原始森林、壮美的山脉峰峦、广阔的沙漠戈壁和幽深的峡谷海湾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的图片及视频,将这些自然环境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过程中,老师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干扰,在兴趣的带动下,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达到双减的教学目标。

image.png

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要得到及时的优化和创新,以降低学生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导向,构建优质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