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以研讨促学习,以交流促提升——包五中一团火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

发布时间:2023-11-29 09:4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1月23日,包五中一团火党支部的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深刻领悟了中华文化文明传承的精神要义。

image.png

支部书记带头领学讲话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带领全体党员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十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开展研讨交流。

郭文波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有力引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他要求全体党员要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四个深刻认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新时代文化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image.png

集中学习后,党员们感触良多,纷纷发表学习体会。

吕健:要实现文化兴国运兴,首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强大的文化,就必须从小培养起孩子们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其次是保护与传承。保护国家宝藏、传统技艺以及口述历史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并世代相传。最后是创新与交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创新,在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交流合作中汲取营养。文化兴国运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保护传统、创新发展和加强交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推动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樊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胡婕:“赓续历史文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提供深厚滋养和有力支撑。“谱写当代华章”,当代年轻人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通过师生共创的方式,带领学生们沿着诗词的脉络,体验音韵之美,感受文化自信,同时以崇高深邃的信仰故事,促发学生的情感自觉与价值认同,这也是中国特色学校美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将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未来时代的新文化,积极推动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