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师生,“富”能成长,校班联动,“强”校育人——富强路小学思政沉浸式办学背景下“厚·德”综合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3-12-25 10:3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大扫除结束后,富强路小学三年1班的孩子们在马燕老师的带领下搬运桌椅、打扫教室。劳动结束,马老师为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团结协作、表现突出的27名学生赋分,教室内的同学发现,智慧黑板上同步更新了这次评价。同时间,学生家长的手机端也收到了这条评价消息。

“被表扬的学生得到了及时的正向反馈,在校状态比以前更好!”马燕老师这样说,“劳动技能被赋分的孩子,往往别的方面也变得有动力,慢慢地变得样样都有进步!”像马老师这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老师,在富小还有很多。得益于综合评价,老师们成为了学生更客观、更全面了解自己的亲密伙伴。

这是富小评价改革推广后,平凡且动人的一幕。劳动方面优秀的孩子闪闪发光,被老师、同学、家长看到,更被自己看到而自我激励。学校开展评价改革,正是为了这样一个个年龄相近、发展起点又不尽相同的孩子。教育评价工作要以终为始,先建立学校的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引领学校发展。这个“终”,于富小而言,就是学校办学的目标——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

富小,1326名孩子,怎样让“每一个”不同的生命“都”闪光?学校评价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跟随教育局外出学习评价改革,“教师是真正撬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力量”这一理念,深植于富小人的内心。我校张颖校长协同教学、德育两口,以师为本,努力激发教师内驱力,协同每一位教师成为同行者,携手深入到教育评价改革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条协同师生,“富”能成长,校班联动, “强”校育人的“厚·德”综合评价改革实践路径铺就。一路走来,迭代与实践交替往复。今天,终于来到您的面前。

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创设,是我们评价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教师,同理。不同的学生自有其个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情,教师作为真正撬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力量,是更多地服从于自上而下的管理、被动接受学校制定的评价细则,还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大评价体系的背景下更大幅度地自主开启评价模式,成为摆在富小评价改革之路上的深刻之思。

无论是登录知网、万维期刊等学术网站,键入“教师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质量”这样的关键字眼得出的理论数据,还是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确定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遵循评价改革“以终为始”的基本规律,基于“教师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质量正相关”的理论支撑,结合校情与课程改革积淀,富强路小学深刻意识到,只有凝心聚力,发挥“人”的力量,激发多元评价主体的内驱力,变教师、学生从被管理者为协同评价者,才是我校评价改革之方向。由此,富小“厚·德”综合评价体系上马。

何为“厚·德”综合评价体系”?即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思政沉浸式课程体系为背景,以“一班一品”为依托,以“班级优化大师”、“养成手环”、“行为养成储值银行”等为载体,以学生的表现作为积分进行奖励累计,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时空多场景实时记录,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下面,走进“厚·德”综合评价体系。首先来看它的“体系架构”,可以用根植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八个字来概括——五育融合 和而不同。

学校搭建以“五育融合”为理念的评价体系架构,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以“学业+态度+表现”的综合评价为导向,细化五大版块。

《周易》有云:厚德载物。富强路小学秉承以德树人,根植于思政特色课程体系,深谙厚德载道,厚积方可勃发,富小学子当敦品厚学,所以,从“厚诚正德、厚积富学、厚行强体、厚观创美、厚笃善劳”五个维度,创设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主题月活动进行评价晋级。所有评价内容都来自于、根植于富小思政“十月行”沉浸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学校历经三年时间立项研究,改善了过往散点式地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根据“五育”的要求统筹小学阶段12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共设有120个主题。

所有这些直指“五育融合”评价任务,共有120个,内容定了,怎么落地?学校根据思政沉浸式课程体系,进课表,定师资,给予“五育”评价时空保证。

借助优化大师APP,构建以学生的“态度+表现”作为积分进行奖励累计,实时呈现学生在德能、学能、身能、心能、艺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成长发展,对学生进行看得见的“过程性评价”。日日一小结,周周一汇总,每学期一总结,基于数据,我们向优秀先行者学习,拟定出了校本共性报告单——《富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至此,学校层面具有普适性的校本评价告一段落,如果说我们做评价改革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到这里,恐怕仅仅是“让孩子们都闪光”。为了关注到各班、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更富个性化的班本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作为真正撬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力量,理应隆重登场。

富小现有24个教学班,在教育评价改革的驱动下,班班有“一品”。这一“品”的选择便来自于“学校思政沉浸式特色课程体系”。如果说课程体系是一片广袤的沃土,是一个面,那各班一品,就是这片沃野之上的一株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小苗。24个班,班班有一品牌,品牌的决策源自核心素养,基于课标和富小“厚·德”综合评价体系,对标思政沉浸式“十月行”课程体系,三年2班等5个班的品牌侧重于课程体系中“厚积富学”这个维度;一年3班等4个班的品牌关注到“厚行强体”这个维度;一年1班等6个班的品牌立足于“厚诚正德”;二年1班等5个班的品牌以“厚笃善劳”为主题;一年2班等4个班以“厚观创美”为维度定夺本班品牌。

我们可以看看其中一个班,三年2班的“一班一品”为“阅读”。

班主任王阳琛老师纵观学校“十月行”课程体系,牢牢把握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从班级阅读情况的调查入手,对标思政沉浸式“十月行”课程体系,结合自身理念观点与优势,拟定“阅读”为本班品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制定出详尽的评价任务。

与三年2班的做法一致,其他各班也是依据各自品牌的评价体系,对应学生学习习惯、态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及时进阶评价。

依托“一班一品”的个性化班本评价,同样根植于课程建设,在制度上为持续推进给予必要的保障。

各班日日班级一小结,周周年级组一汇报,月月学校一展评,累计“一班一品”结果,班级推选本班品牌小达人,争评学校五育章。今年六一,考虑到与孩子生活更加贴近,增加实用性,五育章的颁发有了一些改进,为获得校级五育章的同学颁发了印有五育章标识的五育帽,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激励孩子们积极进取,向善而行。

那是不是抓阅读、抓体育锻炼、抓劳动技能等等这“一班一品”,就不抓思政沉浸式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内容了呢?来听听王老师怎么说——“我们将班级的卫生纪律和学生的养成教育以阅读为主题融合,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抓纪律,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来抓卫生。通过让每一个孩子像书中的名人那样儒雅来抓行为习惯养成。”是的,教师通过撬动一点,以对一品的评价带动班级的全面评价管理。“一班一品”是一个点,教师以落实、评价为杠杆,撬动班级的全面管理。此外,各班一品为老师们所选,热情程度相对更高,从中激发的教育评价智慧源源不绝,这一点是学校在评价过程中欣喜的发现。

本学期,“一班一品”已全面实施、评价。学校在各班实施评价“一班一品”的过程中,目前做到了贡献统筹课程、统一标准、追踪协作改进之力,明确了评价的路径。比如说开展了推进“一班一品”评价改革的培训会和推进会,又如评选“一班一品”示范班,评优促先进,调动教师协同评价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缩短了评价的路程。接下来,如何动态地推进“一班一品”至“一班多品”,促各班学生全面发展,是下阶段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努力方向。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着“数字赋能 助力成长”。现阶段,在数字赋能方面,各班主要依靠“班级优化大师”APP为载体进行数据采集和整合。

随着学生个体评价工作的持续推进,学校已设置以“行为养成储值银行”为载体的数字评价2.0系统,在现有“一班一品”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校范围内的统计汇总;另一方面,也将改善现阶段以“一班一品”系列活动评价体系中以师评为主体的局面,使评价主体进一步多元化,这也是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评价准绳为我校提出的要求。

相配套的,学校根据评价过程中,学生积分,赠与孩子印有富小吉祥物“包小强”、“富小贝”的文创产品,这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是今年六一儿童节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形象、名字得来的,力求借具有校园特色的形象给孩子们带来激励与欢乐。

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学习,无疑为富小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开展教育评价,得益于教育评价,收获了“多维成效”,践行着“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厚·德”综合评价体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评价“看得见”,让孩子们的生命闪光;以教育评价撬动教育改革,赋能师生成长,通过向上管理,各班规划“一班一品”,自发谋划评价模式,力求激发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内驱力,争做学校协同育人的同行者,在付出中感受快乐,于平凡中创造非凡。正如富小师生价值观所说,孩子们,正行好学,健体善交,快乐体味成长中的每一个时刻!老师们仁爱高雅,智慧健康,让孩子们与自己的生命都闪光!

END

编辑:陆   彬

一审:谢新雨

二审:杨金龙

三审:张   颖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