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11月22日上午,由邓州市教研室领导带领的市教研团队莅临该市高集镇二初中,督导和检验邓州市数学教研基地高集站的数学教研阶段性成果。
此次活动一共分为五个环节进行。
数学教研档案展评。该校的数学档案归为三大类:制度类、专题研讨类、听评课类。这些档案归类清晰,内容详实,受到了教研团队的一致好评。
听课环节。是由七年级备课组长刘晓老师主讲的“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本节课始终贯彻该校的主题教研——互助合作教研模式,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展示成果、质疑小结,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贯彻了新课程的主旨和理念。
评课环节。首先由该该校一位张姓老师对本节课做点评:本节课环节完整,课堂气氛活跃,练习容量大,建议合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接着由教研室王珂老师做精彩点评,首先指出本节课的亮点,练习题的设置具有层次性、代表性、指向性、综合性,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注重学生解题的规范指导,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训练成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了也给出了该节课的建议:回顾复习知识点时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框架图。
解疑答惑。在这个环节,各位老师畅所欲言,纷纷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合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困惑,王珂老师给出了可行性的操作方法:各班建立奖惩记录表,记录各小组成员积分情况,以此调功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教研总结。市教研室的王柯老师充分肯定了该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指出该校的教研活动是明白实效的教研,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研,是靶向新应试的教研。同时给提出了三个教研改进建议:(1)要理念态度再升级,从粗糙走向精细,注重选题的重要性。(2)教研功力再升级,从浅水走向深水。(3)教研成果落地再升级,教研之后要形成可执行性的措施。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好的团队在一起是乘法,不仅能展示彼此,还能互相激发。‘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与研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更高境界。我们在座的都是教育战线上默默的耕耘者,在下步的工作中,让我们携手共进,深耕细研,踏歌而行,为邓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教研活动结束时,市教研室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邓州市高集镇中心校通讯员:路银平、王新、李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