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3-10-24 18:0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包飞飞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课堂教学要“减少无效的课程负担,降低学生的习压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应将“双减”作为重要的指导方向,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image.png

一、利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可以借助自身优越条件,利用手中的电脑设备引入更多的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软件和多媒体素材等现代教育工具,在课堂上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这些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学习机会,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利用在线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平台和在线教育资源,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帮助学生熟悉信息技术课程的细节和深度,提高学生应对信息社会的能力和素养。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课堂教学的资源和方法,让学生通过线上教育资源接触到更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二、注重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注重兴趣,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不再把信息技术课看作是一堂快乐课,而是将信息技术课与学科融合,增加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课外扩展和培训,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生是一个逐渐进入科学扩展阶段的群体,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课外扩展和培训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在选修课程中增加一些兴趣选修课程,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中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科技创客活动和信息技术比赛等,让学生在学校之外能够接受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四、利用翻转课堂,化被动为主动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就当改变学生原本被动学习的地位,翻转课堂的建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就当积极尝试,为教学的开展分创设更广阔的空间。

如:在教学《移动鼠标接苹果》这个内容时,可以针对操作流程提前进行演示,或者把演示过程录制下来并进行剪辑。视频资源制作完毕后可上传到钉钉或者企业微信平台,对学生的课前的自主学习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课前对短视频的学习进行了解,例如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惑并让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有助于操作流程变得印象深刻,提高教学效率。

五、线上教育模式,打造“云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模式,打造“云课堂”,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育效益。通过线上教育,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信息技术课学习,不仅减轻学生的负担,节省时间和教学成本,而且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六、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

在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性受到满堂观,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使得一些学生处在边缘化的地位,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也应该大力的对分层教学进行实施,带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日常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群体的观察,可以按照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能力等等,将学生有效划分为一层、二层、三层,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班级当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保障层次划分的得到教师应该将分层理念融合到每一个环节当中,如课堂问答环节,作业布置环节,教师都应该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量和难度进行控制,可以简单的划分成基础类,提升类和拓展类。对应一层二层三层不同层次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都能够有多元化的参与机会,跟随教师的角度,对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掌握和获取,大幅度增强教学效果,让教师在教学当中压力和负担也能够得到减轻。

七、多角度评估,完善教学方案

教学效果是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需要选择合理的评估方式,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估,从而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八、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与教育能力。同时需要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积极性,鼓励其开拓创新,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九、注重个性化发展,建立选修制度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差异性,因此不能一刀切式的安排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建立合理的选修制度,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或擅长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课外扩展和培训、线上教育资源利用、评估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化发展、紧密合作机制建立和线上教育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推进和落实。对于教育学者和实践者而言,很重要的是在建立新型教育思路的基础上去探索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image.png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措施需借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在“双减”政策的情况下,依旧为社会发展和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的学生。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