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23-09-22 13:2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包学梅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规范的要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双减”背景下如何用心打造高效的课堂对当代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减少学生作业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教育质量甚至要使质量比以前更好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重大问题,不能从课后或作业上入手,那只能在课堂上想办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是有效的途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扛起减负增效的重任,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个点:

image.png

一、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关联。这要求我们课前备课要精准、优化。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弄清楚重难点,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要认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更好掌握教材的知识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只有将备课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过程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收获,优化数学知识体系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所以小学学生的理解、记忆主要还是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使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建构。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他们就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

三、作业布置合理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又要让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重点,所以作业布置的数量与质量就相当重要。布置作业,不应用大量习题或直接灌输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业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体现作业多样化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策略,积极探索有价值的作业设计,做到“调结构,重质量”。

image.png

“双减”政策下,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改变学习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也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路,创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