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提升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3-09-22 13: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孔令杰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下,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去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自然也不例外。要想真正做好课后服务,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在课后服务中,应当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科学的服务方法,从而充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本文主要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课后服务 质量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都在探索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和作业压力,而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正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有很大区别,我们应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准备灵活、趣味、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意识,提升学习效果。

1695355610667.jpg

一、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后作业就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能够让学生通过做题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二次巩固与复习,将老师所讲重难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长为零,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在课后无事可做。一二年级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养成课后总结和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因此,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可引导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整理,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其他学段数学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内,不必追求教学效率,可放开权限让学生用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学生求教,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在讲解中使自己数学知识掌握地更扎实。

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和以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自由度与灵活度较高,因此,它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方面有着课堂比拟不了的优势。把数学作业放到课后服务时间来完成,学生们既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写作业,又够随时向自己的老师请教,这样能够及时地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所完成作业的质量,还能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要想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教师首先可以将作业看作一种媒介,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师也可以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作业服务,从而更好的落实“双减”的减负要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推动力,很多小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逻辑性比较强,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的概念和公式时,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加之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长此以往,会使得有些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总体的教学质量也不高。而且,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不利于教师开展学习兴趣激发活动。课后服务时间就能满足这一需求,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趣味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而“双减”政策所提倡的课后服务正好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攻克难点、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的不二法门。因此,教师应当以课堂所讲的数学知识为依托,以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为方向对课后服务形式与内容进行有效创新。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带着发自内心的愿望去学习,而且也能够为其提供“解决课堂遗留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适当的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生动的素质教育。所以可以根据每天课堂所学的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相关知识透彻的理解与掌握。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开展这种户外活动的第一要义是安全,教师应当在充分设计与提前规划的基础上去开展活动,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让学生既能够收获知识又能放松身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四、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等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主流观念,小学数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样也是如此。倘若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那么便有可能对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作为当代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双减”政策,以课后服务为依托,从自己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基础等出发,在数学课后服务时间中,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在实践活动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既需要针对学生们的薄弱环节去设置实践内容,又需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去合理调整,从而通过课后服务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落实到位,将“双减”的政策执行到位,将课后服务的时间利用到位,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五、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预习

“双减”要求学校与教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游戏学习不失为好的办法,要知道,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纪较小,活泼爱动、天真烂漫,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减负与解压便是玩乐。但教师如果将课后服务形式变为单纯的玩乐时间,服务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因此,可以将玩乐与学习有机结合,这样既帮助学生减负,让他们从繁忙的学习中短暂的抽离出来,又能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输送给他们一些新的知识点,从而让他们在数学游戏中放松身心,在放松身心中进行片段式的预习,最终实现“减负”与“新课预习”的双丰收,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对相关知识进行主动的预习,这对于整体的数学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

1695355643934.jpg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学校、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总体要求,为了达到政策要求效果,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育理念,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课后服务计划,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的服务方法,从而真正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得到精神与知识层面的双丰收,做优质的数学教育。让课后服务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学科核心素养。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