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安红军
摘要
“双减”背景下小学文化课的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兴趣,成为了教学教研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文化课教育现状和“双减”背景下教学要求,提出了书香教室的建设方案。具体而言,本文从教室环境改造、阅读资源丰富、师生互动和评估方法多元化等方面,对书香教室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希望能为小学文化课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双减、小学文化课、书香教室、综合素质、阅读习惯
绪论
“双减”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政策,意即“减负”和“减压”。该政策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在小学文化课教学中,书香教室的建设则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书香教室是一个注重阅读理解、丰富阅读资源、强调阅读交流和互动的教室环境。它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充实的阅读资源,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室改造成书香教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书香教室的环境改造
书香教室的环境改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室应该干净整洁、舒适明亮、气息宜人,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时光,让教室成为一个阅读的乐园。
1.教室布置要有特色
教室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特色,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文学名著主题作为教室的装饰,或者是根据阅读主题和季节,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和文化艺术品。这些布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到阅读的氛围和文化。
2.环境要清新舒适
教室的环境要保持清新舒适,尤其是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同时,在教室中摆放一些绿植和鲜花,既能美化教室,又能调节大气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阅读资源丰富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书香教室建设的核心。教室要准备好各类图书、报刊、杂志、教育电视节目、多媒体资料等丰富的阅读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既可以放在学生桌椅上,也可以放在书柜和阅读角落。
1.图书要多样化
图书是书香教室的灵魂,要求学校和老师对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进行分类和更新,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读物,同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可以提供不同类别的图书,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2.阅读角落要独具“特色”
阅读角落是教室中一个要紧的区域,要突出“特色”,并充分体现阅读的氛围。比如可以打造一个沙发阅读区、一个舒适的座椅区、一个环绕的阅读区,这些区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书香教室建设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室中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1.主持阅读分享会议
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阅读分享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用阅读捕捉学生
教师还可以借助阅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热爱文学作品,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和关注。
四、评估方法多元化
评估方法也是书香教室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估应当由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注重学业成绩的评估,也要注重教育效果的评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估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提出一些评价指标,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估,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不仅要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更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创意绘画、阅读笔记等,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结论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文化课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书香教室建设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从教室环境改造、阅读资源丰富、师生互动和评估方法多元化等方面,对书香教室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建设书香教室,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建设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