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同共育共促幼儿成长
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局小北幼儿园 郭红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合力,共同负责,才能有所实效。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科学联动,逐步推进,才能有所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家园共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教师与家长要本着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增强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共同培养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成立家园共育同盟、搭建科学共育机制
建立家长同盟会是构建家长和幼儿园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对于促进家园沟通合作;推动家长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工作;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向同步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幼儿园应实施严格的家长同盟会成员选拔机制,为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进行宣传。在信中阐明成为家长同盟会成员的要求:能够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家长活动,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热爱幼儿,关心教育事业。
其次幼儿园从家长的素质、职业、班级报名数等方面进行总体把握和审核,层层选拔家长同盟会成员,最终选出一批关心支持幼儿园工作,有爱心、热心、有时间基础的家长,组成家长同盟会。
家长同盟会成员组建完成后,召开家长同盟会会议,明确家长同盟会工作职责,根据家长情况进行分工:家长同盟会会长、副会长、摄影委员、宣传委员、后勤委员等。为家长同盟会成员颁发聘书,并邀请家长同盟会成员进行发言。颁布《家长同盟会章程》,明确规定家长同盟会成员的责任:对幼儿园办学方向提取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监督的权利;对幼儿园收费情况有质疑的权利等。建立家长同盟会规章制度,使家长同盟会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家长同盟会的成立,发挥着联系功能、教育功能、参与功能等,通过参与幼儿园工作及活动、不定期召开家长同盟会座谈会议,以家长同盟会为纽带,家园联系与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多渠道、多途径的进行家园沟通
家园共育,沟通是桥梁。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和支持的情感桥梁,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能够达到家园配合一致,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
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腾讯会议等方式,探索新形势家园沟通方式。主动接受家长监督,健全家长投诉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家长反映的问题。开设答疑交流平台,解答家长在育儿方面各种疑问及困惑,为家长提供科学、有针对性地在线育儿指导,有效支持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结合幼儿发展及家长育儿需要等方面开展主题式教研,共同交流育儿策略及方法,及时解决教师、家长在家园共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供更多交流、研讨、思考、提升的平台,宣传家庭教育重要性,转变陈旧教育观,同科学的教育理念在群策群力中不断提高家园共育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大讲堂、座谈会等活动,家长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和方法,与教师及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分享育儿经验,逐步改变自身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获得更多关于教育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与教师携手,相互配合,承担各自育儿任务,发挥积极作用。
三、分享与交流,将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能激发家长的参与感,还能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支持与信任,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教育的资源整合。
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的协同机制,健全家长志愿者驻园值守制度,让家长充分参与幼儿园管理,保证幼儿安全及园所周边交通畅通,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校园。推动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决策和日常管理,全面监督、支持幼儿园各项工作,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游戏节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施科学保育教育。使家长充分感受,并体验幼儿园课程中来,通过参与亲子活动,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感受活动带给幼儿的发展与价值。鼓励并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
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家长具有的潜在职业资源,发挥家长兴趣爱好和丰富生活经验,为家长提供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开展家长进课堂等活动,为幼儿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营造科学教育环境,达到深度家园共育。活动后收集家长活动建议进行合理化改进,并结合幼儿表现,有针对性指导家长育儿方法,达到真正家园互动。
著名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密切配合,协同合力,共同架起家园共育桥梁,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