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3-06-30 20:3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李英梅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我将从教师能力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仅代表个人的思路。

image.png

一、教师能力培养

首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能力培养。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要求教师有更高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平。教育行业要坚持“人才兴教”,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

1.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弘扬师德师风,秉持为人师表的理念,注重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加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和谐的文化氛围,进而提升整体素质。

2.提高教师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

教师要持续学习和研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关注国内外教育前沿动态,注重实践经验总结和分享,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参加教育培训和观摩教学等活动,不断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设计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注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掌握和表达能力。

1.科学把握课程难度和深度

课程设计要紧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重点布置适宜难度和深度的语文学习内容。深度内容的学习需要教师把握好轻重缓急,布置适量学习任务,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2.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更要深入挖掘文学内涵,注重素养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现实问题,合理设计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社会、关注环境、发现美好。

3.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

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写作、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竞赛等方式更加深入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决定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用。例如,大力推广“互联网+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此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方法训练。

1.启发式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体验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3.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可以适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四、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注重环境的营造和创新。首先,创新教学空间可以更好地解决现代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然后,运用高效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电子教室系统或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交互效果。最后,优化课堂环境,从复杂的环境中分离出单一的教育元素。如果减少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混乱因素,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image.png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教育探索。我们应该注重教师能力培养,优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注重差异化教学,加强家校合作等方面,在实践中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