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张冬梅
“双减”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优化日常的课堂和课后的作业设计,合理降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效减负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作业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思考和具体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往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总会出现形式单一,作业量大,重复度高,难度性强等教学弊端,很难达到“减负增效”作业布置的效果,并且也容易给小学生们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和贯彻“双减”政策时应多从素质教育观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内容,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学科的积极影响。
1.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作业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度解读“双减”政策的精髓,在作业布置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注意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从提效减负的角度优化日常课前的作业预习、课上的作业练习和课后的作业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做到课标要求并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对所处学生的年龄段和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再去精心设计数学作业,使得以往传统的数学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重拾学习兴趣。
作业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和独立应用知识的过程,它承载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培养学生走向知识深度的一种方式。然而过多的作业只会侵害学生的休息权,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精神和身体的解放,让学生不再有沉重的作业负担,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政策要求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层次不同的学生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吃不了”“吃不饱”等现象的出现,作业形式要求具备趣味性、开放性和层次性,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做作业。“双减”政策充分体现“创新减负、快乐学习”的科学育人理念,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学生们可以在探索中汲取数学智慧,在挑战中展现个人风采,这种作业为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3.转变作业形式,利于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双减”政策要求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对学生施压,布置超负荷的作业,给师生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少而精,所以教师们必须深入探究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就会多跟学生去交流沟通,去深入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将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方沟通,使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被认可、被倾听、被理解,从而推动师生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具体分层策略。
杜绝“一刀切”作业布置形式,因为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真正的数学学习需求,教师需对学生们针对性训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数学练习,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都有各自程度的提高,教师可以按照课业的难度采取由低到高的顺序来设计分层性数学作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来选择数学作业类型,这样能够使小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作业类型主要分为:
一层作业,基础性必做题,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或概念。
二层作业,提升性选做题,主要内容为变式题或综合性选做题。
三层作业,拓展性挑战题,主要内容为综合应用题或探讨性问题。
例如:在教学了圆的面积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一层:1.半径是3cm的圆的面积是( )。
2.一个圆的直径是10dm,它的周长是( ),它的面积是( )。
二层:1.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
2.小刚量得一棵树的树干横截面的周长是125.6cm。树干的横截面近似于圆,它的面积大约是()。
三层:1.把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沿半径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
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对于学习能力一般,对数学学习缺少充分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学生选择一层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稳固,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二层作业;对于知识掌握比较的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积极性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三层作业。教师对学生分层时可以考虑学生的意见,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的选择所在的层次,同时让学生表明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这样的分层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的,要比教师生硬的为学生分层有效地多,通过这种分层,教师可以进一步为进行作业设计提供充分的准备,教师便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针对性。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只要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作业,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双减”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来精心设计丰富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切实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