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弹”精神,点燃“兴农”赤子心

发布时间:2025-07-24 10:4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作者:李研 通讯员:董耀鸿

2025年7月17日至25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两弹一星魂,兴农赤子心”实践团队成员奔赴绵阳市梓潼县、巴中市通江县等地,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寻访与乡土实践。

梓潼寻根,感悟“干惊天动地事”的报国担当

实践团队旅程始于“两弹城”,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访功勋科学家们曾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旧址。斑驳的墙壁、简朴的用具、泛黄的手稿,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光芒万丈的岁月。在邓稼先旧居前,队员们久久驻足。狭小的房间,几把座椅,一张小床,一张小桌,一张废旧弹簧床做的破沙发,却承载着邓稼先先生14年的岁月。“当时如此艰难的条件,前辈们靠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铸就了共和国的利剑,”团队成员李同学感慨道,“这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纯粹与担当,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最需要汲取的精神钙质。”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724/fac5a8e962e7f74e07440a13f8434955.png

图 1邓稼先故居图 董耀鸿供图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724/0753229670ac34854ed3df7aea9b77bf.png

图 2两弹城壁画 董耀鸿供图

巴中传薪,让红色星火照亮乡村角落

团队带着从“两弹城”汲取的磅礴力量,团队转战巴中革命老区通江县。在这里,他们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贴近乡土的涓涓细流。面对村中的留守老人与儿童,队员们精心准备准备了PPT与文稿。他们走访村户,一对一地向村民们宣讲“两弹精神”,为老革命区红色火焰,增添一份新的柴薪;收集本地红色故事,用方言俚语拉近距离设计互动问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爱国”与“奋斗”的真谛。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724/ea4116d3f7c45b7e389a06277f354bdd.png

图 3 为村民讲解两弹精神 刘锐供图

赤心为农,将精神伟力注入振兴实践

“两弹精神”的感召,最终落脚于服务乡村的行动自觉。作为环境学子,团队敏锐地将“两弹”精神中攻坚克难的毅力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融入专业实践。在通江,他们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运用所学知识为村民讲解秸秆科学还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两弹’元勋们用科学守护国家安全,我们环境人要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这同样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团队负责人表示,“‘两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它更是我们投身乡村、建设家乡的强大引擎。”

从梓潼的历史丰碑到通江的田间地头,川农大环境学子们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力量的传递。他们以脚步丈量信仰,用行动诠释担当,让“两弹一星”的璀璨星火在广袤乡村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照亮新时代青年学子以“兴农赤子心”报效家国的壮阔征程。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