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校园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校存在校园餐食材采购渠道不规范、加工操作不卫生、营养搭配不合理、餐费收支不透明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
党中央、国务院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工程,多次强调要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也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漯河市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各项整治任务。
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专项整治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利用政府网站、教育部门官方公众号、学校宣传栏、家长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布整治工作动态和成效,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邀请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营养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召开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方对校园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校园餐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组织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校园餐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范围覆盖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以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排查内容包括食材采购渠道、食品储存条件、加工操作规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费收支管理、营养搭配情况等方面。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分类施策、精准整改。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求学校或供餐企业当场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建立整改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要求学校和供餐企业每周报告整改进展情况,对整改不力或逾期未整改的单位,进行重点督办和约谈。
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将校园餐监管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工作内容。市教育局定期组织开展校园餐管理工作检查,市场监管局每月对学校食堂和供餐企业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监督检查,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检查评估。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年多来,本网多次接到家长投诉:召陵区实验中学存在校园餐问题,多名学生家长打电话反映学校饭菜质量差、用餐时间短,孩子吃不饱等问题,本网也多次派人与该校周耀威书记联系,但周书记从不接电话,不予理睬;近日,本网又派人与周书记联系,希望趁假期得到整改,改善学生用餐状况,但周书记仍旧电话不接、短信不回,问题也总得不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