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1998年读师范时,她因这首歌的动人旋律常深情高歌。历经20余载,资水河畔桃李芬芳,她已经成为举起别人、奉献自己的那个执着的“你”。她就是新邵县小学思品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省优秀通讯员、新邵县小学语文教研联盟核心成员,一直扎根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杨紫艳。
2001年,中师毕业走出校门时,她书生意气,满腔豪情,来到陈家坊最偏远山区学校桥头小学“代课”,领着一群“小鸟”从课堂内飞到课堂外,认真地“写下真理,擦去功利”,虽清贫却乐此不疲。
2004年,她考取正式教师编制,被分配到离家较远、需辗转乘坐两趟中巴车的陈家坊镇长塘小学,接管全校人数最多、底子最差的班级,担任班主任,并包揽该班所有教学任务。为争取把每堂课上精彩,她从不抄袭教参,而是结合班情、学情认真撰写,所撰教案多次获得县级奖励;没有幻灯片,她就课余自行制作;没有风琴,就自购一台电子琴,音乐课上带着学生边弹边唱;体育课上,她总是和学生们一起活动,并自创一些游戏,和学生们尽情地玩乐,师生们戏说她是转不停的“陀螺”。
2006年,自从调入陈家坊镇中心小学后,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担任六年级毕业班教学,她采取“学生出题考老师”“老师、学生同场考”等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生毕业成绩非常优秀。毕业班教学任务完成后,她又挑起了一年级的教学重担,这对处于哺养幼儿阶段的她是个考验与挑战。每天一大清早,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急匆匆赶到教室,来到每一位孩子的课桌旁检查、批阅家庭作业。每一堂课,她都精心准备,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趣、学有所获。
当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学,事务繁杂,既要悉心辅导孩子们学习,也要做好孩子们生活上的保姆。2008年下学期,她喉咙嘶哑一个多月后,继而出现口腔溃疡症状,并引发支气管肺炎,讲话困难重重,同事们戏说她从百灵鸟变成了“鸭公”。好几次因为眩晕,她在讲台上感觉天旋地转;好几次感冒发热,浑身骨头酸痛,她依然咬牙坚守,从未落下一节课,即使打点滴也都在放学后才去。
她把“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也竭力践行着,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待家境困难的学生她总是想尽办法帮助他们。有个叫苗苗的女生,刚8岁,父母离异后判给常年在外开货车的父亲抚养,成为了空巢儿童。自此后,往日活泼开朗的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见此情此景,她便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住,给予苗苗更多的母爱。冬天冷了,见孩子衣服单薄,她便日赶夜赶为其编织毛衣。当苗苗穿上漂亮温暖的衣服时,热泪盈眶,紧紧地抱着她,亲切地呼她为“妈妈”。由于她的勤管善教,她任教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成绩好,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级各项竞赛,经常榜上有名。
2019年她调至县城芙蓉学校,刚接手的班级,学生都是分流过来的,潜能生占多数。通过短期接触,她发现孩子们学习习惯差、基础底子薄,许多家长也极不重视孩子学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她制订了严格的“改造”计划。她从点滴入手,时刻督促引导孩子,让孩子先做个“好人”;课余常跑学生家,跟家长做朋友,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争取家校通力协作……慢慢地,该班的学生习惯好了、成绩好了,家长也积极配合了。
多年来,她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业绩喜人。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获奖,教学设计《夜宿山寺》在“第十三届全国小学教学特色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她参加各级教学比武,并指导年轻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殊荣。她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县等各类竞赛,斩获一等奖。她主持的“经典阅读进校园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现在又投入到主持省级课题的研究中。她负责策划组织学校的“绿色循环读书节”“芙蓉节”等各项学生活动有声有色,社会反响良好。她带领老师们编写《始业教育》教材、制作宣传视频等,获县“幼小衔接”优秀成果一等奖。她多次被评为县、市、省“优秀通讯员”。
学无常师,唯德所在;恩无所私,唯德所亲。杨紫艳老师从教20余年来,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以扎实的作风、求真的态度、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力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以累累硕果为自己的教育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曾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