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长大”这个词有着非凡的魔力,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儿童哲学”遇到“长大”,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朝晖幼儿园教研团队开启了融合儿童哲学的班本化主题“成长小时光”探索,搭建多元的通道激发幼儿的成长哲思对话,促进幼儿的深度思辨,进一步优化师幼互动。
一、一种思考:聚焦“聊天”反思现状
1.“聊什么”——捕捉什么内容开启话题点?
教师应如何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点,找寻适合的内容开启哲思对话?
2.“怎么聊”——构建什么形式助推对话力?
在以往主题中,我们发现幼儿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但这些思考过于单薄,需要教师给予有力支持,因此,如何搭建促进幼儿“聊天”的对话通道,助推幼儿哲思思辨?
二、一类主张:搭建思辨通道,优化师幼互动
1.“Q聊直播间”:借助儿童哲学思维理念,以“Q聊直播间”为载体,赋权儿童,为儿童的表达表现提供机会,倾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引导幼儿通过多种直播形式,自主选择“话题点”进行对话、表达及辩证思考,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不断提升幼儿思辨能力。
2.“绿藤哲思日志”:借助“绿藤哲思日志”评估工具进行教师自评,帮助教师更好地记录幼儿哲思情况,对一日生活中孩子的哲思互动进行研讨和梳理,进一步反思调整跟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三、一次行动:“Q聊直播间”的实施运用
(一)“Q聊直播间”的空间创设
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发起哲思对话:“什么是Q聊直播间”,“Q聊直播间需要什么?”等话题。通过对话,孩子们了解到直播间所需设备,通过师幼、亲子形式共同收集所需材料。
(二)“Q聊直播间”的具体安排
依托“成长小时光”主题,围绕“长大”、“变化”、“成长”等关键词,引导幼儿共同讨论“Q聊直播间”直播种类(聊天直播、才艺直播、辩论直播、游戏直播、带货直播),设定小小主播及每周直播安排表等。
(三)“Q聊直播间”的活动载体
1.“纯聊直播”
聚焦孩子的生活经验,生发“哲思话题点”,以提问、追问、反问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深入思考,幼儿的思辨能力在不断提升。同时,家长也会参与到我们的直播中,和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和留言,让幼儿感受到亲子温暖。
●思考与支持:给幼儿打造趣味的直播对话空间,提供充分的对话时间,并搭建亲子交流、互动平台。新颖的对话形式,激发了幼儿持续参与直播的兴趣,
2.“游戏直播”
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各种趣味游戏体验,让孩子们感知成长变化,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思考与支持:生活亲身感知、趣味的游戏体验能激发幼儿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与同伴互动,教师互动中生成各种探究性的哲思话题,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中建立思维的意识。
3.“辩论直播”
在前期直播中,发现孩子们非常愿意“聊”有争议有比较的话题,因此基于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发展特点,开展“辩论直播”——“做大人好还是做小孩好?”。通过“微辩论”引导幼儿用“辩证”角度感知“长大”的两面性。
在“直播微辩论”结束之后,鼓励幼儿共同分享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师幼共同运用“可视化导图”清晰地梳理、分类、归纳了幼儿思辨的观点,依托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梳理“聊天”后的经验,以期从个人经验转向集体经验,提升幼儿思维能力。
●思考与支持: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有自己对于“长大”的思考,教师也为幼儿搭建推进式支架,促进幼儿关于“什么是长大”经验积累,并搭建“做大人好还是做小孩好?”追踪思辨支架,不断地在鼓励幼儿阐述观点,反驳观点,提出质疑,不断提升思辨能力。
——把握辩论节奏。在微辩论中,教师既不是完全的旁观者也不是随意的于涉者,我们也需要把握整场辩论的节奏,或引导或旁观或参与其中。
——鼓励幼儿质疑。在辩论中除了“论述”环节,我们还应鼓励幼儿进行“辩驳”,勇敢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质疑或者否定。
四、一些感悟:“Q聊直播间”的实施成效
(一)有了活动支撑,“聊的好”
幼儿对于直播环境和直播方式的经验有所欠缺,教师给予相应的多种形式活动铺垫,比如语言活动,视频了解和学习表演,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进行交流和运用,因此,不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技巧。
(二)有了生活经验,“聊的嗨”
直播间是现下最流行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孩子们也有生活经验,因此,从孩子日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件出发,引发多种形式的直播对话、讨论与思考,孩子们敢说、想说、喜欢说,激发了幼儿哲思对话的兴趣及主动思辨的内驱。
(三)有了放权支持,“聊的多”
每次都会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直播间圈谈,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引导幼儿表达真实的想法,给予幼儿最大的活动支持,从最初不敢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到敢于尝试对自己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赋予幼儿自信心及决策权。
(四)有了哲学策略,“聊的深”
哲学策略的巧妙运用,让孩子在思辨讨论、游戏体验、认知冲突中不断拓展“成长小时光”主题实施经验,促进哲思对话交流的深度,让儿童开启了不一样思考与探索,给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搭建了有力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