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创建无废城市”的号召,我们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校园绿化程度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校园生活的几多色彩。近日,磐安县龙山幼儿园开展了“学雷锋精神 树环保榜样”系列活动,从大事到小事,逐步让绿色浸润童心。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白色污染、PM2.5超标、噪声污染......生活中无处不在地污染威胁人类的未来,因此,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环境、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老师们利用讲解、提问、游戏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并联系一日生活展开活动。教室的垃圾桶分类摆放,区角里有着各类卡片:废电池、塑料、骨头、玻璃,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孩子们还走进社区,化身环保小卫士,将环保行动延伸进社区,带动社会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面的努力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节能降耗,以身作则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废旧纸箱、瓶盖、塑料瓶、废旧布料......在心灵手巧的幼儿园老师手中成了有用的教育材料。园中随处可见孩子们收集的废旧材料和以此做成的小小作品,无不诉说着旧物利用、绿色节约的良好品质。
园内的洗手间贴有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关好水龙头,清水不白流。此外,老师们谨记人走断电,空调控温,将节约落到实处。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全国全年可少砍伐170万棵树,可见节约用纸势在必行。回收再利用纸箱让废纸“重生”,教师践行双面打印,利用电子印章无纸化办公。会议室的一次性用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带水杯”。幼儿园还鼓励老师们绿色出行,制定低碳出行线路,减少交通拥堵、缓解环境压力。
绿色校园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指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提高师幼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