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高洪涛
在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中,双减政策对传统艺术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然而,在适应改革的同时,传统艺术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之势,创新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和传承传统艺术文化。国画社团作为学校的一个艺术社团,也面临着双减政策的影响和挑战。如果能够把握双减背景下的历史机遇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加强社团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双减背景下国画教育的特点和路径出发,分析国画社团活动如何创新和发展,展示其潜力和重要性。同时,也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国画教学创新,提高国画社团活动的发展水平。
一、双减背景下国画教育的特点和路径
双减背景下的传统艺术教育,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对于国画教育来说,要保持其传统风格和特色,又不失现代审美意识和时代内涵,就需要在教学方式、内容和方法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具体来说,双减背景下国画教育的特点和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国画教学的实际性和应用性在双减背景下,国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例如,在国画社团活动中可以增设国画设计和制作课程,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制作相关国画作品,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2.强化国画教育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国画教育要更好地与其他艺术学科融合,实现教学的交叉和互通。例如,在国画社团活动中可以加强国画和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合,打造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体系。
3.加强国画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责任国画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国画文化的根基和精髓。例如,在国画社团活动中可以组织国画公益活动和义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国画社团活动的创新与发展潜力
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创新和发展国画社团活动,提高其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现列举以下四个方面:
1.增加国画教育的科技含量在国画社团活动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和虚拟化手段,更好地展示和传播国画文化。同时,也可以引入VR和AR技术,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创作水平。
2.加强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构建和管理通过开发互联网学习社区平台,加强国画教育的线上交流和协作,促进学生的创意和经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社交方式,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组织力。
3.聚焦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性活动针对国画社团活动,可以结合当下深受学生喜爱的话题和社会热点,开展一些有主题性和时效性的活动。例如,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国画与现代物理学或医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课题研究和校园展览,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引入国际性文化交流机制国画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可以通过加强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对比和融合,更好地传递国际间的文化多样性。例如,可以引入国际性的交流机制,组织学生成员参加国际性的绘画比赛,为他们走向世界提供一个平台。
三、信息化技术在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是当前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国画教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介绍一些信息化技术在国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优势:
1.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数字化处理并保存,加快作品的传输、交流和分享,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创作经验和成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更加精准和实时的评估标准,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度。
2.虚拟现实(VR)和扩增现实(AR)的应用
虚拟现实和扩增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更真实的方式展示和模拟国画绘画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艺术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创新和发展方式。
3.在线交流平台的应用
在线交流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学生的艺术资源和信息,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同时,通过平台的实时交流功能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群体凝聚力和主体责任感。
四、总结
双减背景下,国画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之势,注重实践水平和应用价值,强调多层次的交叉与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养。针对此背景国画社团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增加国画教育的科技含量、加强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和管理、聚焦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性活动、引入国际性文化交流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如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VR)和扩增现实(AR)的应用、在线交流平台的应用,来帮助国画教学创新,提高国画社团活动的发展水平。只有依据这些创新方法,借助一些信息化技术,国画社团才能创造更丰富的展示和交流方式,令社团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实践中,国画社团应该在不断搜寻并摸索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努力推陈出新,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为社团成员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作任务:社团成员可以接受经典国画题材的指定任务或是自由创意、较为趋势性的作品任务。创作任务的目的是能够指导社团成员在实践中提高技法娴熟度和作品质量,同时还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在不同的题材中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提高创作能力。
2. 实行外向型社团教育,举办社团活动时不仅是在团内交流,而是会主动参与学校或社会上的一些艺术活动。通过参加各类文艺比赛、艺术展或是兴办群众公益性活动等方式,促进社团内部的艺术创新和普及,同时给社团成员们提供更多的展览和交流机会。
3. 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根据不同年龄的社团成员可以派遣一些人担任一些管理岗位,充分挖掘大家各自的特长和能力,尊重并寻找每个人的发展点。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促使大家愉快而且有奖励的相互切磋交流。
4. 加强社团建设,完善课程、考核与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应该采用更加严谨和科学的纪律和任务制度,确保学生自觉参与活动,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管理。同时应该紧密结合国画教育教学进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校内社团活动的能动性和原创性。
总之,国画社团作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必须在减负背景下迎难而上,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社团发扬长处、磨砺短处,并定期派遣成员参加各种艺术展、比赛、考级及兴办群众性公益性活动等,促进社团成员的个人发展并推进社团的整体提升。旨在使每个参加国画社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和展示空间,真正做到“自我成长+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