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此,2023年7月2日至7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心系三农小分队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实践队员实地观察到和林村当地乡村的新风貌和乡村产业变迁情况:青竹绿叶簇拥着青砖白瓦,别具风格的川西园林建筑与耕田观画壁相融,无不彰显出农耕文化的气质和美感,屋外一眼望去是栩栩如生的巨幅稻田画:"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和林村稻田画是四川省最早出现的稻田景观。通过 GPS 技术定位、精准栽植,描绘出精美的田园生态画卷,这是传统农耕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为深入了解和林村产业建设以及农旅产业融合情况产业,实践队员访谈了和林村村主任以及相关负责人,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实效和了解到未来乡村建设发展。团队成员参观了和林村花木基地并访谈了负责人陶女士。陶女士说道:"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当地人才,通过挖掘本地人才资源,为本地农旅品牌造血,才能真正守住产业硕果。和林村大规模的花木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提供强有力支撑。对于未来新的土地耕作模式反而一定程度上推动花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养殖,精品花木,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花木产业成为原乡和林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富民产业。"
记者在访谈和林村村主任黄秀时了解到,和林村在腾退扩面这一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了解和林村腾退"后半篇"文章,队员向和林村村主任黄秀询问退木还耕的后续情况。她介绍道:"腾退扩面后的和林村计划优化农旅产业,带动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的"钱袋子"持续增收。第一,村里计划以省级稻蒜轮种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对腾退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田型布局,打造观光体验田园绿道,塑造特色大田景观。第二,计划引入原乡和林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补齐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等综合配套短板,深度开展"投改股""联股联利"等利益联结模式,构建现代农业高效率产业链。第三,计划扩展和林村农旅产业。依托蒜文化体验中心项目,引进企业打造大蒜产业一站式服务;新建沉浸式农耕文化体验馆项目,展现农耕文化发源及演变流程,彰显农耕精神和人文风貌;实施彩色梯田项 ,通过田型调整、灯光植入、业态开发、设置网红打卡地等,最终实现农旅产业高品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