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聂红娇
一粒种子,可以乘风飞扬;一根粉笔,可以砚写芳华;一种精神,可以薪火相传;一份大爱,可以生如夏花。她用爱心潜心育人,她用智慧轻轻点灯,她就是吉星小学张玉玲老师 。
“点灯”——在张玉玲老师看来,首先应该是点亮、唤醒。10年来,她把爱和责任放在首位,微信、抖音的视频号里满满装着的都是学生;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行囊里,盛满的是张老师的欣赏与惊喜。
为师者,人魂之匠也
“山有德,水无沙”。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点亮心智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她一页页作业本详尽批改、一次次与学生倾心交谈、一次次深入学生中家访、 一次次为学生补课辅导……正是这种慈母般无私的爱渐渐打开孩子心灵的窗口,帮助厌学的孩子重回正轨,帮助身心无法自控的孩子融入集体,帮助学习能力偏弱的孩子重拾信心。她,用心爱护每一棵小树苗,点亮学生生命中的那一盏灯。
不倦的爱生情结,铸就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每当毕业生返校探望,那鲜花、贺卡、满黑板的问候,都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
从教者,智慧之钥也
“曲尽其妙,匠心仁厚”。好的课堂就是点亮智慧,静待花开,经年累月铸就美好。课前,她认真备课,广罗资料,听取名师课堂;课中,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我;课后,她创新设计作业,严格过关相关知识。正是这样扎实上好平凡中的每一堂课,落实日常的点滴常规。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桃李花开。凭借敢想敢做的精神,张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执教的《荷叶圆圆》获得市级优课,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二等奖”、微课《马诗》省级三等奖,全市教学比武《分类与整理》市级二等奖……
师者,亦生亦师方可兴也
“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照亮明天的路”,亦生亦师,教育之路才能长久。在班主任管理上,张老师是严师,更是心中有诗,手中有尺,眼里有光的爱心之师。
学习之余,她还组织班级孩子参加各项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如“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联合开展庆端午活动,去福利院开展慰问活动……
“静”能生“慧”,得以谋长远。教学低年级时,张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在班级小管家分享经典读物诵读,共诵《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执教高年级时,她指导学生每周进行3次《阅读训练》,完成班级共读书籍。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张老师在半路接班的班级管理上也有心得。出现情绪上无法自控的“咆哮帝”和“小哭包”,她就化身心理导师,疏通心结,软化情绪;遇到家长头疼孩子的管理,她就化身真心朋友,听他们倾诉,支招解难;遇到提前进入叛逆期的小小少年,她就化身人生导师,鼓励褒奖,指明方向。当班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张老师满满的爱意时,就开始变得柔和、上进、团结,班集体也变得一片暖阳。
现如今,她和她的四(4)班已经共度一年多的时光了,酸甜苦辣都令人回味,他和她的学生,真正做到亦生亦师,相互包容,彼此成全。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也
好的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更要时刻唤醒教师自己,永葆激情与活力,终身学习与创新。10年来,张老师坚持阅读和撰写论文,至今已有2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区级奖项,参与研讨2个课题,撰写的相关校园新闻被“新湖南”、“中国教育网”“中国基层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同时,她也坚持保有个人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深知“知无涯”,永远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
一点微光,照亮一隅,这是教育人的担当与使命。做一个“点灯人”,照亮自己,照亮孩子,在百年树人的道路上,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待,这才是有意义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