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真好,像妈妈一样疼我们”。6月15日,刚刚结束红色教育之旅的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中学165班的肖彬艳同学,道出了她的欢悦心情。6月12日和13日二天,全校初一的23个班级的1000多名同学,参观毛爷爷的韶山故居时,从参观到饮食起居,安排得顺心舒心,照顾得无微不至,比家里还要温馨,有了李老师这样的妈妈,父母更加放心了。”
肖彬艳同学所说的好“妈妈”,名叫李小丽,现年47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转战花门镇、青树坪、永丰街道等学校,一直担任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班主任教学工作,2017年9月调入永丰中学至今,负责学校后勤兼道德与法治教学等工作。
“这道题目要这么做?仔细看读本,答题就在读本里”。李老师拿着道德与法治读本,边辅导王雅琴同学做道德与法治功课,边耐心讲解做好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听得小王的奶奶拍手称好。“这个孙子很顽皮,读书不求上进,不太遵守纪律,回家只管玩耍,不做作业,李老师比他妈妈还要耐烦细心,每周放学后,至少3次送教上门,手把手辅导孙子做作业”。71岁的奶奶对李老师很感激;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好多年了,每逢春节回家,一过完年又走了,把孙儿交给我,年纪大了,自己都力不从心,搭帮李老师,把孙儿当作亲人看待,功课没有落下,不然不知怎么办了。”
“全校60个班级,学生3049人,农村留守学生占全校总人数20%以上”。永丰中学校长龚炜才介绍。永丰中学属于城区农村交界之地,随着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留守孩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通现象。如何关爱留守孩子?我校的李小丽同志做出了榜样。
“李老师非常受留守学生的尊敬,主要是对他们倾注了无穷的爱心,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关心,我们自叹不如”。谢鸽姿老师说了这么一件事:“2015年李老师在城北学校50班当班主任时,班上有个小勇同学,是个不幸的孩子,爸爸得了重病,3次手术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最终落了个人财两空,狠心的妈妈改嫁后,小勇只好跟着捡破烂的奶奶相依为命。是李老师帮助他交餐费、交学费,送书包文具用品,鼓励他努力学习。小勇也不负厚望,考上了双峰一中,乐得他奶奶连连夸赞,孙子遇上了好妈妈”。
对于李老师的关爱之情,永丰中学13班的菁菁同学念念不忘:11年前她出生后,因是女孩,父亲与母亲离婚,把她和妈妈赶了出去。可怜的妈妈是个天生的聋哑残疾人,靠擦皮鞋维持生计,在县城里租了一间黑暗潮湿的房子居住,李老师了解情况后,把她当亲孩子对待,买衣服,交伙食费和学杂费,经常辅导学习,使他顺利地读完了初中,考上了高中,如果没有李妈妈的资助,只能辍学了,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位好“妈妈”。
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视留守孩子为亲人的好妈妈,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好传承,默默无闻守初心,无怨无悔担使命,以一个党员的责任担当,忠于党的教育事业。28年的讲台坚守,28年的默默耕耘,谱写了一曲关爱留守孩子的奉献之歌,先后获得了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行政人员,县级优秀教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殊荣,留守孩子的“妈妈”名符其实。
而李老师关爱留守孩子的爱心善举也赢得了学校、社会、家长的良好口啤,校园里掀起了关爱之风,助推了良好风气和社会正能量的发酵滋长,催生永丰中学社会满意度节节攀升,营造了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把孩子送到永丰中学学习,我们放心,因为有疼爱孩子的好妈妈。”永丰街道合新村、广东务工的李先生,说出了所有永丰中学家长的心里话。
王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