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思源:把长征故事“搬”上桌面,让学生在游戏中重走“雪山草地”

发布时间:2025-09-29 16: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讯员 李敏 鲁邦霞 杨帆)“飞夺泸定桥时,如果后勤补给再晚到一分钟,结局会怎样?”日前,龙山县思源实验学校录播教室里,X2005班的孩子们围坐在“步步为赢”长征主题桌游地图前,热烈讨论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军路线。当天,由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与思源实验学校联合打造的“万里长征·步步为赢”大思政课正式开讲,55名学生通过沉浸式桌游体验,完成了一次跨越90年的“精神拉练”。

课堂伊始,教师彭丽蓉用一首《七律·长征》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5分钟短视频过后,大屏幕定格在“雪山草地”画面——“缺粮、缺氧、缺药,红军靠什么走完全程?”三个问题抛出,教室里瞬间安静,孩子们陷入沉思。“靠信念!”学生李逸尘脱口而出,引来掌声阵阵。

接下来的60分钟,课堂彻底变身“指挥部”。全班8个小组分别领取“军团任务卡”,扮演军事指挥官、后勤部长、侦察员等角色,从“瑞金”出发,沿地图上的红箭头向“延安”挺进。移动一步要消耗“粮草”代币,遇到“敌军围追堵截”需集体投票决定绕行还是强突,“伤病员”卡片出现则考验团队如何分配仅剩的药品。最惊险的是“飞夺泸定桥”关卡,六(4)组因前期“粮草”透支,一度陷入“进退两难”。关键时刻,平时沉默的队员张雅提出“夜袭抢粮”方案,大家一致同意,最终反败为胜。“就像红军一样,办法总比困难多!”张雅兴奋地说。

“游戏结束,但思考才刚刚开始。”教师彭丽蓉将各组战绩清零,引导学生复盘:为什么有的军团“伤亡”小?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却有不同结局?孩子们发现,胜利的关键不是“手气”,而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活动负责人表示,纪念馆把馆藏史料转化为“活教材”,把长征精神具象为“游戏机制”,就是希望让思政课“有意思更意义”。下一步,该课程将覆盖全县37所中小学,预计惠及学生1.5万人次。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