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7月14日电(通讯员:田田)7月14日,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蜂业耘乡,振翅计划”团队开展的“小蜜蜂的奇妙工作之旅”科普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石板滩村顺利举行,累计服务当地儿童60余人次。活动巧妙融合知识讲解、互动实践与创意手工,不仅普及了蜜蜂知识,更将科普的种子深植于乡村振兴的沃土,为当地儿童打开了了解家乡特色产业、激发科学兴趣的大门。
科普课堂:认识“甜蜜事业”的守护者
凉山州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养蜂业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特色路径之一。本次科普活动创新采用“产业知识普及+创意动手实践”的模式,旨在激发乡村儿童对本土产业的认同感和好奇心,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学习科学的种子。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系统讲解了蜜蜂的种类、社会分工以及生活习性等基础知识。小朋友们对蜜蜂王国中蜂王、工蜂、雄蜂各司其职的社会结构表现出浓厚兴趣。孩子们了解到,蜜蜂辛勤采蜜酿蜜的过程,正是乡村特色产业——养蜂业的核心基础。
团队成员讲解了学习蜜蜂授粉技术对当地农作物增产提质的关键作用,以及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如何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原来小蜜蜂不只是采蜜给我们吃,它们还是我们这里种果树、种庄稼的好帮手,能帮农民伯伯赚钱!”一位小朋友恍然大悟地说道。讲解也提及了蜜蜂面临的挑战,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科学养蜂、保护这份珍贵的乡村产业资源。
团队成员正在为小朋友讲解蜜蜂知识。 通讯员 田田 摄
创意实践:笔尖与指尖上的“蜜蜂工坊”
为了让小朋友们加深对蜜蜂的认知,团队成员还组织了丰富的互动实践活动。在绘画环节,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有的勾勒出勤劳采蜜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场景,有的描绘出心中理想的养蜂基地,还将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融入画作,展现他们对身边美好事物的观察与热爱。用粘土捏制蜜蜂的环节更是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孩子们发挥巧思,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蜜蜂”在指尖诞生,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活动现场。
小朋友在团队成员指导下完成蜜蜂绘画。 通讯员 马千喻 摄
赋能乡村:科普播撒“振兴”种子
此次活动是“蜂业耘乡,振翅计划”团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团队负责人王曼琳表示:“我们不仅希望孩子们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知识,更希望通过科普这扇窗,让他们看到家乡特色产业的潜力,激发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培养未来建设乡村的接班人。科普是赋能乡村儿童、服务乡村产业、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一环。”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认识到了蜜蜂的重要性。家长们也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普教育活动。
后续,“蜂业耘乡,振翅计划”团队将继续深入凉山基层乡村,开展更多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的科普活动,提升乡村儿童的科学素养和乡土情怀,让“勤劳、协作、奉献”的蜜蜂精神,不仅成为守护生态的指向标,更成为驱动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内在力量。(王一莲 田田)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通讯员 王一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