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7月12日电(通讯员:王雅倩 但好 廖康旭 )7月11日,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弘扬家国情怀方面的生动实践,发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先锋”红色实践团赴正大食品企业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此行特别采访了正大集团西南区员工服务总监林楠,正大集团中国区COE招聘运营总监吴斌,倾听正大集团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文化的实践智慧。
团队成员在展厅参观。 通讯员 但好 摄
动科学子的双重使命: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守护
在正大与川农动科共建的“产学研平台”上,红色基因正转化为育人动能。“红色是血的颜色,是先辈以生命铸就的信仰底色。”林楠总监的阐释在会议室内回荡。吴斌总监随即指向“正大科技创新班”展板补充:“该班是川农动科院与正大共育人才的核心载体,采取由川农动科院主导设计的‘双导师制’,每年定向选拔动科菁英参与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现今,由正大技术骨干与动科教授联合指导的“正大班”,已在凉山黑绵羊基因标记、山地梅花鸡生态养殖等川农重点课题中取得突破。
团队成员在会议室访谈。 通讯员 但好 摄
团队成员认识到,在正大“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中,川农动科人正肩负双重角色:作为技术攻坚者,运用动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参与正大“无抗养殖”项目;作为安全守门员,在正大眉山基地,动科团队依托川农自主研发的“智慧养殖监管系统”,确保生猪出栏合格率。“我们不仅是企业员工,更是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这是一位动科学子的宣言,生动诠释了川农“食以安为先”的育人理念。
团队成员参观食品生产链(正大食品企业有限公司供图)
红色基因的现代表达:与改革同频,与振兴同行
1979年改革开放春雷初动,正大集团以破冰之姿成为首家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1985年,四川001号外资营业执照落地,为川农动科引入国际种源技术打开通道。集团中国区COE总监吴斌细数校企共赴使命的足迹:从绵阳“四维一体”扶贫模式中川农动科专家的技术支撑,到西昌茶酒产业链上动科毕业生带领万家农户增收,再到累计20亿元社会捐赠中的公益项目——四十四载实践,将“利国利民利企业”誓言刻进山河。
访谈尾声,林楠总监寄语铿锵:“真正的红色基因不在口号,在川农人与正大共筑乡村振兴的行动中。”从扶贫链上的党员足迹,到“科技创新班”实验室里的动科身影,红色薪火正燃出新光——它闪耀在川农人选育的种猪栏舍,奔涌在动科学子守护的食品安全链,更将在新时代答卷上,续写“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赤子华章。
团队成员访谈合影(正大食品企业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