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类养殖与光伏发电融合发展的领域,四川农业大学“光引渔兴团队”成功研发的“光引渔兴系统”,以两项核心专利技术突破传统渔光互补系统的局限,为行业带来全新变革。
传统渔光互补系统多采用刚性支架固定光伏板,存在遮阳面积不可调、阻碍养殖作业、抗风浪能力差等问题,极大影响鱼类养殖与光伏发电效率。而“光引渔兴系统”中的“一种可折叠的渔光互补柔性光伏-养殖网架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柔性网架结构,可灵活调节遮阳面积,既避免夏季水温过低或光照不足,又不妨碍撒网、投饵等养殖作业,同时显著提升抗风浪能力。
另一项专利“基于环境反馈的柔性渔光互补支架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更是为系统赋予“智慧大脑”。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针对夏季光照过强、冬季光照不足等问题自动调节光伏支架,还能替代人工经验,智能控制水泵、增氧机等设备。在极端天气下,其智能收缩机制可有效保护柔性支架与光伏组件。
“光引渔兴系统”不仅解决了电网薄弱问题,利用光伏电力为恒温循环水系统供电,还通过夏季遮阳维持适宜水温,实现鱼类养殖与光伏发电的高效耦合。这一成果展现了四川农业大学“光引渔兴团队”的创新实力,也为鱼类养殖产业的绿色、智能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