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慢”节奏实施课程
——悦幼片区课程建设实施情况阶段性实践探究成果
江西省抚州市保育院 武虹
【摘要】: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抚州市保育院(悦园)根据《抚州市学前教育"四级联动、片区一体"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抚教体基字〔2022〕26号)要求,搭建了悦幼片区联盟平台,在院部“慢”教育理念引领下,聚焦“慢”节奏实施课程,通过线上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案例教研等方式,结合联盟园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碰撞交流。在调研阶段,我们发现各园存在课程审议不扎实、课程实施走得急的情况。通过阶段性交流共建,最终共同深化了对“慢”教育理念的理解,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慢”节奏实施课程》实践与探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片区联盟 问题解决 课程实施
【正文】:悦幼片区在院部“慢”教育理念引领下,聚焦“慢”节奏实施课程,通过线上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案例教研等方式,结合联盟园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碰撞交流。在调研阶段,我们发现各园存在课程审议不扎实、课程实施走得急的情况。通过阶段性交流共建,最终共同深化了对“慢”教育理念的理解,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慢”节奏实施课程》实践与探究方面取得了以下三点成效。
在观摩各园现场活动片段后,悦园以请进来现场观摩、经验分享,案例推送方式分享了户外大循环以及阅历课程“三级六步”课程审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运用经验,与各联盟园在放慢节奏做好课程审议上达成了共识,解惑了无系统的课程审议以及课程审议与课程实施脱节的问题。同时,我园结合各联盟园的反馈,也在努力探索课程审议在“慢”节奏实施课程的有效运用。
经过阶段性实践,各园区在课程审议方面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南丰县幼儿园:从之前没有系统的课程审议到能够初步按照“六步”法在课程实施中进行审议。
黎川县幼儿园:从之前园级审议与班级审议脱节到现在能通过审议,结合班级幼儿兴趣、需要将班级课程方案细化。
东乡县幼儿园:从之前没有进行细致的课程审议到能初步尝试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审议.
悦园:从之前班级审议不够扎实,未充分结合幼儿遇到的问题展开审议到能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进行班级审议。从解决幼儿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幼儿发展目标、课程价值进行审议
我们都知道最了解班级幼儿的是班级老师,因此说要到追随幼儿慢下来实施课程,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各园课程架构不一样,因此我们通过交流与探讨——提倡我们的教师能够运用“慢”教育理念,倾听幼儿,对幼儿的表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聚焦真实问题,引发幼儿学习,推动课程实施。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师幼互动方面有了新变化。
1.从“固守”预设到倾听幼儿,发现关键问题
教师不再以结果为导向,而是关注幼儿表现。聚焦幼儿的真实表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分析幼儿已有经验、问题适切性,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找到课程生长点,也就是下一步幼儿探索的方向。
2.从“低效”引导到有效提问,聚焦问题解决
教师摒弃以往从教师角度出发的“低效”引导,转向从分析幼儿的角度,基于关键性问题,以多元的提问方式、适当的提问时机,引发幼儿关于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推动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学习。
例如:黎川县幼儿园《HELLO萌小兔》和悦园《邮票里的中国》课程案例中教师能运用提问策略引发幼儿思考,推动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学习。
我们可以看到当教师俯下身子用慢镜头倾听幼儿,能发现课程;过程之中慢节奏支持幼儿不断解决问题,能推动课程;慢心态评价幼儿、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能让课程愈发有生机。这“三慢”循环往复,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环境作为一种隐形支持,对幼儿的探索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没有充分发挥环境的支持作用,尤其表现在区域与课程剥离、资源支持零散方面。基于解决问题视角,各园以“实践—研讨—交流”模式积极探索,最终提升了在课程与区域融合、资源支持方面的经验。
1.课程与区域从“剥离”到逐渐融合
几个月的实践中,我们以课程审议的方式,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兴趣需要,结合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更多探索的材料、空间,让幼儿在操作中输出经验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也为下一步课程的实施提供新的线索。此外,在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过程中,幼儿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以悦园小班劳动教育课程《我的小手真能干》为例:
2.资源支持从“零散”趋向整合
适宜的资源会为幼儿的探索及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经过认真实践,我们形成了聚焦幼儿在课程中的发展,以问题解决为轴,从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绘本资源、教师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对有准备的环境进行整合性审议,以支持幼儿问题的解决。
以东乡县大班课程《车轮滚滚,以桥育见》为例:
“慢”教育理念落地,需要教师真正沉下心来,站在幼儿视角看待问题,追随幼儿的脚步,用教育智慧为幼儿提供适宜支持。慢”节奏实施课程是一场漫长的教育修行。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并不能止步于此,这是今后持之以恒的方向。
由问题起始,也由新的问题续航。本次片区联盟中我们在“慢”节奏实施课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有诸多疑问,如:以问题为导向“慢”节奏实施课程,如何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推动课程实施?从管理者角度,如何提供适宜的环境,让教师真正从心态上“慢”下来与幼儿共同成长?……这些将是下一次片区联盟需要解决的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理论篇/王小英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