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智理”团队吕梁调研: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08 15:2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概念十周年之际,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枫桥智理”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山西省吕梁市,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专题调研活动。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样本,吕梁市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创新实践:三大亮点显成效

吕梁市的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机制创新方面,当地构建了“1+3+N”调解网络体系,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这一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调解工作的覆盖面和专业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建立的快速司法确认通道,大大缩短了调解协议的确认时间。

科技赋能方面,充分利用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平台实现了线上全流程调解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矛盾纠纷。该平台自上线以来,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调解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文化传承方面,当地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组建了多支特色调解队伍。其中,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调解队活跃在基层一线,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同时,当地还创作了通俗易懂的普法作品,将传统德治文化有机融入现代调解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解文化。

深度调研:多元方法探实情

调研期间,团队采用多元化的调研方法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吕梁市部分县市区的基层调解组织,与调解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调解工作的运行模式、特色做法以及面临的困难挑战。同时,团队还面向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重点了解群众对调解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在与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多位负责人提到,随着社会发展,新型矛盾纠纷不断涌现,这对调解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司法所长表示:“我们现在特别注重调解员培训,提升对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

在社区走访时,不少居民分享了参与调解的亲身体验。“有了问题找调解,确实比打官司方便多了。”一位社区居民这样评价道。但也有群众反映,希望社区能加大调解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便民服务。

通过多角度的调研,团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基层调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收集到许多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和宝贵建议。

经验启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我们看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完美结合。”团队负责人表示。调研发现,吕梁市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相结合,既传承“枫桥经验”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引入智能化调解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二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一方面严格依法开展调解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乡规民约、道德评议等柔性治理的独特作用;三是专业力量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通过双向发力,着力提升调解员的专业水平及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这些实践探索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刻内涵——既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基层调解工作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实践,通过“和合共生”实现“纾解民忧”。

“我们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的本地化创新。”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完善智慧调解平台功能建设。目前,“枫桥智理”团队正在系统梳理调研成果,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上,吕梁市的探索实践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如团队专家指出:“基层治理创新是一项永不停步的事业,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接地气、更富成效的新模式新方法。”这种不懈探索的精神,正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