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月光如水,静静地洒落在窗前。我忙完手头上的新闻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书桌旁的日历上。明天是雷锋纪念日,我的思绪也随之悠悠飘荡。说来也巧,我的生日是3月5日,打小起,这个日子便在我心中有着别样的意义。每到这天,总能听到大人们谈论雷锋,提及他的善良、他的奉献,懵懂间,一种特殊的情愫在我心底悄然滋生。后来,我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有一次参与制作采访雷锋生前故事的节目专题,在深入探寻那些历史资料、走访诸多见证者的过程中,我对雷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份情愫愈发浓厚,他的故事像是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了根。
“滴滴”声清脆悦耳,伴随着偶尔传来的“咣当”碰撞声,孩子正全神贯注地在旁边玩耍着他心爱的小汽车,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我看着孩子,又瞧了瞧手机里雷锋的旧照片,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雷锋那满是苦难却又无比坚毅的童年。
雷锋出生在湖南长沙的贫苦农家,祖祖辈辈都在地主家当牛做马,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他尚年幼时,父亲就被日本鬼子残忍毒打,身体垮了,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紧接着,哥哥也因贫病交加,永远闭上了双眼,年幼的弟弟同样没能逃脱厄运,在母亲怀里饿死了。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家瞬间支离破碎。
接连遭受种种磨难后,他的母亲不堪重负,最终在抑郁与绝望中选择了自杀。那是1947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本是阖家团圆之时,7岁的雷锋却在这一晚永远失去了母亲,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想象着他推开家门,看到母亲离去的场景,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得厉害。小小的他,往后的日子该如何是好?
失去双亲的雷锋,生活愈发艰难。平时寄住在六叔奶奶家,白天他去给地主家放猪,冬天只能依偎着肥猪取暖,稍有不慎,猪栏没打扫干净,便会遭到地主打骂。过年时,地主家大鱼大肉,甚至拿肉喂狗,他却只能捡喂狗的肉吃,为此还被狗腿子揪耳朵、挨打。1948年八月十五,唐七少爷打发他去六里地外打酒,他一整天没吃饭,回来路上饿得摔倒,把酒洒了,不仅被七少爷打骂,还不给饭吃,无奈之下只能去菜园挖地瓜充饥。后来又因各种琐事,被地主和地主婆刁难、欺负,最终被赶出地主家,过上了流浪生活。
春节,这个本应洋溢着团圆与喜悦的时刻,对于雷锋而言,却是另一番景象。地主家张灯结彩,餐桌上大鱼大肉,奢靡无度,甚至不惜将珍贵的肉食抛给狗儿享用。而雷锋,只能在那冰冷的地面上,捡拾着喂狗后残剩的肉屑,聊以充饥。这一幕,不仅是对他身体的折磨,更是对他尊严的践踏。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狗腿子般的帮凶,竟对他施以揪耳之辱,拳脚相加,让这个本就脆弱的身躯雪上加霜。
想到这儿,我下意识地看向正在玩耍的孩子。孩子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衣食无忧,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有各式各样的玩具相伴,还有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可有时,孩子还是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就说学骑自行车吧,摔了几次就不想学了,直嚷嚷着太难。再想想雷锋,他小时候遭遇那么多磨难,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始终坚强地活着。
雷锋的命运在1949年迎来了转机。家乡解放了,地下党员彭德茂乡长找到了他,带他洗澡、换衣服,过年还把他接到家里,做好吃的,给压岁钱。党送他去学校念书,他深知这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格外刻苦,每晚学到九点多,星期天也不休息,每次考试都成绩优异。后来雷锋长大了,参了军去了东北。再后来,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我轻轻对孩子说:“宝贝,你知道吗?有个叫雷锋的叔叔,他小时候的日子特别苦,比你遇到的困难多太多了。可他特别坚强,从来没放弃过。他上学时条件很差,但他还是努力学习,因为他太珍惜这个机会了。你现在学习、生活条件这么好,要是遇到点困难就退缩,可不是勇敢的孩子哦。”
孩子停下手中的玩具,睁着大眼睛看着我,眼中满是好奇与思索。我接着说:“雷锋叔叔不仅学习努力,还特别爱帮助别人。他把学校当成自己家,主动做各种别人不愿做的事,打扫卫生、捡粉笔头,只要能帮到别人,他就特别开心。你在学校也要多帮助同学呀,这样大家都会很喜欢你的。”
月光依旧轻柔地洒在地上,我和孩子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我希望通过这些雷锋的故事,能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变得更加坚强、善良。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像雷锋一样,勇敢面对,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