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教育梦,名师送教促均衡——资溪县第一小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0 15:3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为深入挖掘“校园红·向阳生”党建品牌的内涵,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12月17日,资溪县第一小学党支部在县教研室的带领下,组织学校四个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桦槟同志、县教研室主任魏九忠同志、饶爱玲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曾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及马头山小学教师相聚一堂,共学、共思、共研、共享。

温情送教  演绎精彩

郑海兰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周燕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这一课,周老师非常的亲和,她把字词以及整体课文内容的梳理两个板块结合在一起。在字音板块:教师通过课文句子讲解生字,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过程当中理解词语,进行语言的梳理。在阅读方面:老师用默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在哪儿?于是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内容,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吵架了,松鼠和小熊都很难过。后来他们又和好了,让孩子们理解到整篇故事其实围绕着友谊三部曲,好朋友到吵架到和好这三个过程。这节课教师语言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尤其每个环节的这个评价,也非常的适合二年级的小朋友,生动有趣的评价也让课堂生趣盎然。

王翠娟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夏程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一堂丰富多彩的语音词汇课:《OW’s Family》,课堂伊始,夏老师用欢快的视频导入,带领孩子们一起做动作说英语,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小声跟唱,到逐渐放开声音,自信地说英语,课堂氛围瞬间被点燃。紧接着,夏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语音与动作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感知ow的音形对应关系,引导孩子们大胆开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语音素养能力,形成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最后分层作业的设计也是一大亮点,满足了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邱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方翠萍老师执教的《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以学生们喜欢的猜弹珠游戏导入,从装有 4 颗弹珠,对应数字 4 的直观呈现,到 2 颗弹珠与数字 2 的紧密关联,直至一颗弹珠也没有的盒子自然引出数字 0,顺利开启了学生对 0 的认知大门,无缝衔接课题,使学生们毫不犹豫地踏上充满奇幻的数学探索征程。0 的加减法教学时段,情境创设丰富多元、鲜活灵动。小鸟离巢而去、巢空无鸟的画面催生 3 - 3 = 0 的算式,借由系列类比算式的深度探究,学生敏锐洞察“相同两数相减得数为 0”的内在规律;荷叶青蛙场景的巧妙变换,则孕育出“一个数加 0 得数不变”的运算规则,对 5 - 0 = 5 等同类题目的深度钻研,顺势开启“一个数减 0 得数仍为原数”的智慧密码,由此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在学生思维版图中清晰铺展。

刘华群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周文荣老师执教的《认识居民身份证》,整堂课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任务,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通过设置乘坐动车时查验车票或居民身份证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居民身份证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身份证上包含的信息、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码方式,使学生认识身份证并感受身份证的独一无二。新课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身份证信息多、小证件作用大、法定条件可检查、个人信息要保密”等四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居民身份证,同时要学会保护个人信息,警惕信息安全、提高法治意识。

集体研讨  共思共研

上课结束后,执教老师们进行自我反思。他们从活动内容的精心选取、学生前期经验的充分铺垫、活动目标达成度的精准评估、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活动中教学组织的流畅性以及可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环节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反思。马头山小学教师和工作室听课教师们积极参与到交流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价。交流中,教师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收获,还积极提出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问,研讨氛围浓厚。

领导点拨  共促成长

资溪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桦槟同志、县教研室主任魏九忠同志在总结中肯定了这次活动内容安排及活动成效,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全体成员教学策略及方法、工作室的建设进行了指导。

党员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犹如一缕阳光,促进了校际联动,实现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和校际间的教学互动,增进了城乡教师的交流, 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明确了更为清晰的方向,真正做到了送教促交流,互助共成长。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生长!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