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心理”话,共筑“心”生活—河埠乡 中心小学“刘莹姐姐”为学生用心护航

发布时间:2024-11-21 10:4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有时心灵会被阴霾所笼罩。但请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驱散内心的黑暗,为心灵打开一扇窗,让阳光洒进来。

11月7日,河埠乡中心小学“刘莹姐姐工作站”迎来了一位意料之中的到访者——小月(化名)。“感谢您当时耐心劝解我,那时候我敏感不自信觉得自己很普通,没有人在意我……听完您的话之后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拨开了挡在我面前的迷雾,再次感谢您!”小月向“刘莹姐姐工作站”成员尧平老师真挚道谢。

故事源于10月28日,一位年迈的家长带着忧虑与无助来到河埠乡中心小学“刘莹姐姐工作站”求助解决外孙女小月存在沉迷手机不与人沟通的问题。该家长非常焦急,“老师,我家孩子沉迷手机对学习抗拒和迷茫,说自己很累,您看要怎么办呀?”“别急,第一步要先给孩子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第二步我们要与孩子建立积极有效沟通的桥梁;第三步带她来我们温馨的‘刘莹姐姐工作站’、第四步要……”担任河埠乡中心小学“刘莹姐姐工作站”心理服务的党员教师尧平一步步引导小月外婆如何做好化解未成年人沉迷电子产品厌学的问题。

安抚好家长情绪之后,尧平老师立刻找到小月所在班级老师和同学了解情况,分析出现异样的原因:小月正处于青春敏感期,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平常是外婆看护。外婆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顾好小月日常的起居,对于学习和心理上的辅导少之又少。因此小月经常觉得自己没有能够说知心话的人,便沉迷于电子产品之中无法自拔且越来越不爱说话。老师和同学们找她沟通谈心,小月也不加理会……

尧平老师了解完情况后便仔细反思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改变小月的现状就必须帮助她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而后帮助其回归到正常的班级生活之中。尧平老师第二天找到小月家与之谈心。在这场与孩子心灵的探索之旅中,尧平老师以朋友身份切入,用耐心、爱心和细心与小月沟通,为小月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小月终于开口倾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尧平老师根据她的顾虑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根据她目前的接受能力制定了科学的目标。当天下午小月放下手机重返校园,自那以后,再没从小月口中说出“不想来学校”“上学很累”的言论。经科任老师观察每次上课她都十分认真,下课也积极向老师提问,不再是以前见老师就躲,不愿与人交流的模样。

尧平老师在“刘莹姐姐工作站”月度交流会上指出,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出帮助其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同时,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不是指责。各位教师纷纷表示要积极为祖国的花朵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之路进行助力。

河埠乡中心小学党支部将持续以党建为魂,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刘莹姐姐”、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刘莹姐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让党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文/图:河埠乡中心小学 王雨婷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