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育融合 培养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4-11-19 19:4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五育融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基础。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找到一个支点,五育融合就可以发挥这样的支点作用。高质量的教育必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只有五育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浙光中学秉承“做光一样温暖的教育,育光一样明亮的人才”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为办学目标,牢固树立“以德树人”思想,践行“五育”并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们在发展中评价、在评价中发展、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和快乐,真正做到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10.png

一、德育为本,树人之根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培根铸魂教育。我校传承本土廉洁基因,挖掘当地教育资源,以“名人教育”为发端,从“廉洁品质”到“浙光精神”,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2002年开始,学校以钱清镇历史名人“一钱太守”刘宠为资源,提出“名人教育”的德育品牌。围绕“学名人、知名人、做名人”工作主题,深入开展“名人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精心打造“名人广场”,树立名人塑像群,同时布置名人回廊,让浙光学子于环境熏陶中浸润清廉的种子;学校结合文化特色,编写校本教材,于课程中渗透名人教育、清廉教育。学校每年开展校园“小名人”评比,至今已评出20届校园小名人,其事迹张贴宣传栏激励广大少年向善、向正、向上。

同时,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厚植爱国精神,塑造正气品格。学生走进江墅村开展暑假研学活动参观罗家伦居,观看珍贵历史照片、实物,感受教育家精神和爱国情怀参加“清华”推介会,近距离感受名校魅力,激发学习动力。同时,学校又组织八年级学生走进“钱清退役军人之家”,聆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

二、智育为重,树人之果

为更大程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校实施了“分层走班”教学改革。通过分层走班教学,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教学策略的选择等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2024初三分层走班分类评价(B卷)中,我校上线10人(超1人),初三(10)班的方奕凡同学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2024年中考柯鲁中上线人数,位于全区前列。

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我校实施精准化教学。晨读三有:有指定内容、有学生领读、有琅琅书声,明确晨读任务,提高晨读有效性;课堂三有:有兴趣、有问题、有思维,聚焦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效率;校本作业三梯度: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作业有效性;巡查三余时间:早自修前、午自修前、晚自修前,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此外,学科竞赛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市第二十一届“语文报杯”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我校钟天月同学获特等奖;“力与韵”第二届浙江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省级三等奖1人;省中小学学生科技创新作文大赛省级优秀奖1人;区初中生现场作文比赛初一年级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初二年级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七年级英语口语竞赛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区八年级数学学科素养测试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区八年级科学素养调测二等奖1人。

2024年,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与浙光中学合作共建“3D打印科普教育基地”,为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体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科技赋能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分析力、执行力、协作力的发展。

三、体育为基,树人之干

学校以“大教育”“大健康”为理念,系统整合体育教育、健康教育、近视防控、社团建设、特色创建等工作,增强学科协同育人效应,加强对学校社团、特色项目、特长生培养,成绩显著。

足球特色是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作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屡次在省市区级足球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棒球队获市青少年棒垒球锦标赛U15棒球组第二名、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棒垒球比赛U15棒球组一等奖;柔力球队获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柔力球比赛团体二等奖,多人获单项一二等奖。市棋类锦标赛我校学生获女子围棋个人第一名、第二名;区棋类比赛中获五子棋团体一等奖、国际跳棋团体二等奖、围棋团体一等奖、国际象棋团体二等奖。校篮球队获区2024初中生篮球赛男子组、女子组一等奖;2024年柯桥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区第一名8人、区第二名2人、区初中组团体第一名;在区体质健康测试中,我校位于全区第六名。

四、美育为要,树人之花

美育作为涵育人的心灵,构成人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传播美的一种能力与素养,在“五育”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校各类艺术社团充分挖掘学生潜质,发挥学生特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

我校的舞蹈节目《鲁艺芳华》获区金秋文艺会演一等奖,市艺术节一等奖,省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二等奖;《衍纸艺术》课程获柯桥区精品课程;获绍兴市非遗文化优秀美育校本课程浙江省课后服务精品课程《数字美术》课程在天天智慧课堂课例展示中获得一等奖;区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微课程一等奖《蓝晒印相》项目化课程,在柯桥区天天智慧课堂展示校合唱队获区中学生独唱、重唱比赛一等奖;管乐队获区中小学器乐邀请赛二等奖;区第十五届“兰亭杯”中小学生书画比赛美术团体优胜奖、书法团体优胜奖;单项区一等奖2人,区二等奖3人,区三等奖4人。

五、劳育为先,树人之叶

学校致力于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与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挖掘劳动实践资源,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学校边上的前梅村建有“浙光中学对江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每年组织七年级学生体验割麦劳动。以“红领新潮 勤耕乐学”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市级媒体上报道,并已连续两年在“学习强国”栏目中播出。

11月初,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规范化实施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高成吉老师执教了《探访棠棣村--设计研学方案》一课,并分享了《行走在麦田里的课堂》的微报告。从“农耕”课程的开发背景、实施策略、面临问题和预期解决办法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浙光中学劳动课程的开展。

此外,学校每年秋季,就有大量柚子挂满枝头,成为校园一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果实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浸润劳动教育。

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跨学科教学、引入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个性化教学和评价等教学方法来落实。坚持五育融合,培养时代新人,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方向。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徐国林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