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共振,普及普通话融入乡村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2 16:3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2024年7月14日,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星禾团队在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以“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共振,普及普通话融入乡村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宣讲三队的成员们向四川省乐山嘉祥外国语学校,重庆市合川中学的同学们宣讲了新质生产力理论、科技小院模式、推广普通话,收获颇丰。

宣讲新质生产力理论 助力乡村振兴

在宣讲过程中,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精神,我们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物质生产力的提升,更是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升级换代,更体现在我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上。”通过宣讲,同学们不仅明白了什么是生产力,激发了对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兴趣,还开始思考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更加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推广科技小院模式 推动农业现代化

在讲解科技小院时,宣讲员将从三个角度展开探讨:科技小院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紧跟党的步伐、彰显川农担当,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讲述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及其团队的故事的时候,同学们都由衷地感到激动和敬佩。“太了不起了,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高二的一名同学发出感叹。

“有了科技小院,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最新的农业技术,不用再为技术难题发愁。”此外,宣讲员还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莫大肯定和极大鼓励,为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普及普通话教育 提升乡村文化素养

“大家知道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什么时候吗?”“推普工作的基本措施有哪些呢?”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大家对普通话的意义和地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增强了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展示推广普通话的口号和分享推广普通话的优秀实践,同学们更加明白了: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语言文字事业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发展,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平台。我们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推广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仅把知识带到了校园,更把责任和担当带回了校园。”在小队总结会上,宣讲三队成员们都深有感触。未来,大家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朱玉锦)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