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李宏玉:让生命之光在三尺讲台上绽放

发布时间:2024-09-30 12:3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李宏玉,江苏睢宁县官山镇黄圩小学语文教师,睢宁县“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从教37年来,李宏玉老师坚守着乡村教育阵地,坚守着理想和信念,用丰富的学识和一颗炽热的爱生之心,在乡村广阔的田野上辛勤地耕耘。他为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乡村千万个家庭的梦想,用全部的爱,书写着教书育人的篇章。

37载,他用信念坚守着三尺讲台

1987年8月,李宏玉毕业于江苏省铜山师范学校,自愿报名来到睢宁县黄圩和李集交界的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当老师。当时农村教育特别落后,孩子们很少上过一节规范的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更别说见过什么乐器、颜料、体育器材了。

为了让乡村孩子们得到良好的音、体、美、劳等教育,让孩子们全面发展,他从自己家里拿来录音机,进行音乐教学;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沙包、接力棒、木山羊等体育器材,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开始,很多家长不理解,唯恐耽误孩子的学业。李老师耐心地解释,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当家长看到孩子们兴趣广泛,学习和做事爱思考,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家长们也就不反对了 。他们还积极地配合李老师,动手做了大量的教学器材,捐献给学校。

两年后,由于上级安排,决定调动李老师到镇中心小学任教,可他舍不得那群乡村的孩子,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再三挽留下,李老师反复权衡下,终于留了下来。

此时,他真正体会到:做学生爱戴的老师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荣光;做幸福的老师,更要有理想和信念,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李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在边远的乡村一干就近40年。

37载,敬业育人是他不变的追求

李老师自工作以来,就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学科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和学校的业务及大队辅导员工作。工作期间,从不拈轻怕重,别人不能带的课或不愿意带的课,他都乐意带,而且从无怨言,学生都开心愿意上他的课。

他每节课都经过精心打磨,潜心设计,不但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而且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从教30多年来,李老师都是早上第一个到校,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他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他的脚步遍及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给孩子辅导功课,有时天黑还要送孩子回家。

“一个都不能少”,是李老师对自己的承诺。

他在担任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期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1992年,班里有个学生王某,由于家庭贫穷,交不起学费,想辍学。李老师知道后,立即赶到孩子家中,了解情况后,说服了家长,并主动给王某垫付了学费,让王某重返校园,没有辍学。

三十七载,奉献是他无悔的选择

人,一旦有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就可以做到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30多年来,他总是以校为家,为学校、为学生,奉献了全部的青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教师工资较低,李老师的爱人靠种地贴补家用。在农忙时节,庄稼的收、种时间很紧,学校为了照顾老师,让搭班的老师每人上半天班,在家干半天农活。李老师宁愿找亲戚帮干农活,甚至“使唤”上年迈的父母,也不拖欠学生一节课。爱人十分生气,很有怨言,有一次甚至把他的铺盖生气给送到学校,让他永远不要回家。

人间有胜境,但追求无止境。

“让生命之光在三尺讲台上绽放,让乡村的孩子都能实现美丽的梦想。”李宏玉老师说。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