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普法宣传、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公民法治素养,2024年7月5日-11日,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璧山“邮”法队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特设团支部,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深入璧山区璧城街道,组织开展了一场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普法志愿系列服务,传递法治力量。
图为璧山“邮”法队出发前在安法学院门口的合照
安法学院学生 摄/供图
关注未成年人,普法从“娃娃”抓起
为全面开展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在璧城街道城中社区,璧山“邮”法队队员们实施“法治启蒙计划”,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的法治教育活动,旨在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队员们首先为托管班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法治宣讲。然后组织开展“自己遇到校园霸凌时是否应还击”辩论赛,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引导孩子们保护自己,远离校园霸凌。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诗朗诵,让孩子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防校园霸凌相关法律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法治的力量。
图为璧山''邮''法队队员在城中社区托管班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图为璧山''邮''法队队员在城中社区托管班与小朋友们讨论辩题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深入社区,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璧山“邮”法队前往碧桂园社区推广“法治生活圈”理念,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队员们分组在社区各地派发法治宣传单,广泛调研、填写调查问卷,在活动广场开展普法宣讲和游园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积极参与各种趣味积分小游戏和法律知识问答环节,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法律知识,也增强了法治意识。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普法活动,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图为璧山“邮”法队在碧桂园社区与小朋友们玩游戏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图为璧山“邮”法队在碧桂园社区分发积分卡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走访群众,调研法治建设现状与需求
在东关社区,璧山“邮”法队在网格员的带领下,开展“法治需求调研行动”,深入走访群众,分组在街道、菜市场附近以及小区内进行宣传,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收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法治需求,为法治服务的精准供给提供数据支持,队员们收集到了161份不同年龄层的有效调查问卷,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有居民建议加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居民希望加强社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图为璧山''邮''法队队员在社区派发普法宣传单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图为璧山“邮”法队队员在东关社区进行入户宣传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融合非遗文化,创新普法方式
在璧山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璧山“邮”法队创新普法教育模式,将传统非遗文化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打造“非遗+法治”的宣传教育新模式,提高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拍摄法治宣传视频、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游客和当地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还邀请游客和当地居民一同参与拍摄法治宣传视频,将法治精神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法治中国建设。这种创新的普法方式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也为璧山区的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图为璧山“邮”法队在非遗小镇与游客互动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普法宣讲,宣扬法治文化
在璧山法治文化广场和璧山公园内,璧山“邮”法队利用公园的优美环境和人流量大的特点,实施“法治文化普及工程”,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开展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市民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文化宣讲,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疑难法律问题,让法治文化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法律知识,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
图为璧山“邮”法队在法治文化广场派发普法宣传单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街头采访,倾听群众声音
为深入了解群众对法治建设的看法和需求,璧山“邮”法队启动“法治声音采集计划”,分组对市民进行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有市民表示,希望加强法律援助体系建设,降低法律援助成本;有商贩表示,希望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还有游客表示,希望加强旅游景区的法治建设保障游客权益等。队员们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法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图为璧山''邮''法队队员协助居民填写调查问卷 队员宋如意 摄/供图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鼓励更多大学生主动参与普法志愿服务,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积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大学生普法志愿服务品牌。
图为璧山“邮”法队在东关社区合照
社区工作人员 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