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是什么呀?之前都没见到过。”
“我也来织一个试试看。”
近日,龙山幼儿园的宝贝们纷纷被大一班门口挂着的立体生动的墙纸所吸引,并驻足交谈起来。那墙纸时怎么来的呢?
为让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墙纸艺术,在活动伊始,老师专门请教了班里墙纸手艺达人,介绍了墙纸的历史来源、材料的选取、制作工艺、墙纸构造。孩子们感叹道,墙纸的原材料原来是来自山野深处的葛藤,并对墙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家园协作中,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山中寻找和采割了相对较软的嫩藤条。带来园后和同伴将多余的枝叶修剪,只留取中间最长的藤,并将其修剪成1-2米左右的长条。修剪好的葛藤放进蓄水池中进行浸泡,池中加入适当的水和工业碱,加速葛藤脱皮腐烂。孩子们静待葛藤腐烂好后,将葛藤进行清洗去芯,保留其葛藤的外皮,清洗至半透明状后即可晒干成白色的葛藤丝。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葛藤打结方法。第一步将两根绳子的一端合并在一起捏住。第二步取一根绳子在手指上绕一圈,按压在手指下。第三步把两个绳头穿进圈里。第四步拉出绳圈,调整绳结。最后将拉出的绳头育绳子拧在一起就成功啦!孩子们沉浸式地感受着古法织墙纸的魅力。
葛藤墙纸属于草织墙纸的一种,草织墙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环保、越是传统的才越有生命力。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发展了小肌肉,在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艺术气息,也让非遗传承和环保意识在心中播下了种子。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幼儿园将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