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近期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大意是指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好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现在大学生真的找不到好工作了吗?每年高校组织开展校园双选会偶尔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一边是求贤若渴,一边是大学生们犹豫徘徊,等待“好”的工作。那什么是好工作?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网友点赞率很高的评论,文中指出好工作的三要素:工资高薪、工作轻松、上班地点离家近。当然,在现实中这样的好工作岗位的确真实存在,但岗位数量极少,岗位要求高。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大学生毕业后去流水线打螺丝钉没什么不可以,聪明的人应该去基层历练。”当时此言论一出遭到众多网友怒怼:“读了大学还去工厂打螺丝,那为什么要读大学?”,其实反观董明珠女士提出的观点不仅仅是职业建议,更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一次深刻启示。从基层做起,既是锻炼与学习的平台,更是最好的“社会大学”;实践中的成长不仅展示个人能力,更是积累经验、实现个人价值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给自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1. 在基层工作中锻炼与学习
在基层工作中,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基础和底层的工作内容,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职业学校。通过实践应用专业知识,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看似简单的打螺丝、操作机械等工作,实际上是对细心、耐心、责任心等重要品质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习到技术技能,还积累了与同事协作、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2. 在基层工作中完善“大学”基础
基层工作是一个真实而广阔的社会大学。大学生在基层不仅能够学到专业技能,更能深入社会底层,感受社会的冷暖,增加社会责任感。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更能够培养沟通、协调、管理的能力。这种社会大学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也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在基层工作中实践“成长”
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成长。从基层做起,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成长的过程,是大学课堂上无法替代的。在基层的岗位上,大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适应,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
4. 在基层工作中展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基层工作是展示个人能力的良好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有机会通过实际工作展现自己的才华,取得业绩,获得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同,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在基层工作的历练,大学生将逐步实现个人价值,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5. 给自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选择从基层做起,实际上是给自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基层工作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还能够通过锻炼和学习,为将来更广泛的领域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这种积累将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
大学生们选择基层工作做起,尽管前期会辛苦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只要“不躺平”、“不摆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相信定能在岗位上创出一片天地。(文/周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