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玲,一名普通的农村九年制学校校长,党员,本科学历,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从教以来,何新玲校长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一、始终用微笑和赞美善待每一个学生何校长每天坚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面对学生,他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适当场合实事求是的赞美,还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同学之间互相找优点进行赞美,还引导学生找出所有科任教师的优点经常赞美,逐步让学生建立起相信自己、友爱同学、喜欢老师的氛围。
二、始终用爱心和耐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何新玲校长经常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身体状况、脾气个性、兴趣爱好。不过,了解学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1.走近学生:何校长说,办公室是教师办公的地方,如果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学生会觉得你是在做工作,说话就会瞻前顾后,不能畅所欲言。由此,他经常走进学生中去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学生把何校长当成了亲人和朋友,说起来就会比较轻松、比较随便。这样,他不仅可以从学生口中了解想知道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观察掌握有关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便于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
2.用笔交流:“有些话用嘴不好说,但用笔就很容易写出来。”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听说读写不分离。书写无非就是说话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比如我们中国人很少当面对父母、孩子或爱人说“我爱你!”但是写信的时候就能写出来。根据这种经验,何新玲校长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用笔写出来,然后,何校长就用笔回复,这样师生就有充分的时间去酝酿感情、表达思想,更利于师生交流。一年来,他与学生交流的纸条就有几百张,说明学生是信任何校长的有力见证。
三、始终用信心和行动感染每一名学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自己的马力大,火车才能勇往直前。老师是带领学生前进的向导和带头人,老师的作用比喻成火车头更恰当,只有老师做得好,学生才有榜样,班级才有好的发展方向。所以老师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校长拳拳心,学生眷眷意:人是感情动物,只要用心去付出就会得到爱的回报。何新玲校长始终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会把老师当成贴心人,自觉地做好应做的一切。正如歌中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尊重学生,增强信心:何新玲校长说,“爱学生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尊重学生。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亦然。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特征,比如内向、易燥、好动等,应循序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强暴的遏制。尊重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经常被肯定,自然而然就有了自信。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设计一个学习园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佳作;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和知识竞赛等。这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和团队精神”。
3.身教胜言教,润物细无声: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往往对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教师格外尊敬。所以在知识更新加快的信息时代,何校长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武装自己,首先学好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争取成为学科的佼佼者,他并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营养,感受知识的力量。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管理技巧,有选择的接触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流行歌曲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4.乐于找机会给学生送小礼物:比如,何新玲校长在开学时、学生过生日时、班级或学生个人获奖时、甚至学生犯小错时,都给学生送小礼物,但每次的小礼物,他都会用心地挑选,确保有很好的寓意。如,送苹果代表学生平安,送巧克力是希望学生学习生活甜蜜。
四、始终用正能量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1.坚持与每名学生共同进步。何新玲校长每天晨读课带领学生进行励志早读,让学生们自我“精神充电”。首先读经典美文,如《弟子规》、《让世界充满爱》等。他所教的班每天的晨读课比学校安排的早20分钟。每天早晨带领学生晨跑;不管刮风下雨,他都早早地等候在校门口,给每个学生一个微笑。以上这些发布在班级微信群里,慢慢的激发了学生们的灵感和悟性,使学生们、家长们越来越开心,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学校生活,越来越有智慧。在何新玲校长的陪伴下,每天早上,没有学生迟到,没有学生旷操。
2.坚持和每位学生共同成长。何新玲校长每天坚持与学生一起写日记,记录下他们”努力奔跑”的点点滴滴。日记内容丰富,有的由何校长命题、有的由学生命题,但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重点瞄准生活的正能量,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感人肺腑的事不断激励着学生。不管多忙,何新玲校长都会检查日记,拿自己的和同学们的一起分享、一起感动,还根据学生们实际,确立自己的座右铭。
五、始终用闪光点激发每位学生的上进心 1.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何新玲校长表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而不是“差”。学生某方面“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比如后进生不可能样样落后,有的学习差但思想品德具有可贵之处,有的纪律散漫却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所以,对于后进生是不能过早“判刑”的。只要教师用爱心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说教师要学会赞扬,要学会说“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赞扬的语言,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能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学生鼓励、表扬”。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何校长十分重视与学生的心灵的沟通谈心。他强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内部团结,顺理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班风最有效的形式。他经常和学生面对面的“促膝而谈”,有通过日记、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的谈心。这样他就可以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也可以同孩子们进行书面交谈,尤其是对那些胆量较小不敢与老师直接交谈的学生。刘玉婷同学是何新玲班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且胆子小也不爱说话。在上期期末考试中排全班倒数第一,她曾在日记中写到:“我的成绩总在后面,我很伤心,可我该怎样学习,成绩才会上去呢?老师你帮帮我吧,我会努力,不会放弃,我一定要在这学期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何新玲校长在评语中写到:“别灰心,老师一定为你加油鼓劲,老师也相信,只要你不断努力,你最终会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何校长在平时时刻关注她,时常为她点赞,细心指导她学习。终于在这学期单元考试中,她的成绩上升了7个名次,何校长为她的进步感到无比的欣慰。总之,只要以真诚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何校长如是说。现在,何校长所教的这个班级再也找不到学生上课迟到、旷课、早退、睡觉、玩手机的影子了,已经蜕变成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了;已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传播正能量的好习惯了;已经成长为积极向上、民主乐观、极具有凝聚力、魅力十足的班级了。
【岳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