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好的遇见,培训是最大的提升,成长是最好的风景。10月20日,黎川二小八位语文老师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第二十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之旅。此次培训,我们聆听了名师们的课例和讲座。这些课例和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一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薛法根《普罗米修斯》
薛老师的课堂是开放又风趣的。薛老师引领同学们溯源了神话创造的秘密,之后用几个关键问题搭建课堂框架,以“讲”、“议”等几个环节将整堂课串起来,以神话故事图为支架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与故事情节,对比中国的神话《钻木取火》,坚定文化自信。薛老师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认知生成,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中有所学有所获。
赵志祥《题临安邸》
赵老师灵动的教学,纵横捭阖,轻巧地为孩子们注入古诗学习的基本知识,梳理出“靖康耻”历史时段诗人的时间轴,整堂课上完,学生兴趣不减,负担不重,且融会贯通形成一条饱含文化底蕴的能力线。
何捷《父爱之舟》
何老师紧扣目标,关注课后习题,让学生借助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体会,让学生达到分析场景、体悟细节的目标。孩子得到方法,有了路径,在课外才能读相似的文字,从而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习为中心,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魏星《中华智慧人物故事》
学生们在魏老师的课堂上复述故事、评价人物,在情景中发展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学习能力真正得到了有效提升。深层次理解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火花,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的使命得以实现。
此外,还有仲靖莲老师的《女娲补天》、戴建荣老师的《示儿》、李祖文老师的《安徒生童话》。
名师们优美诙谐的语言,科学巧妙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课堂激励,赢得老师们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名师们课例后的讲座结合课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将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与课程目标内容对应去落实,为我们解决“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的诸多问题,使所有教师受益匪浅。
参与培训的老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聆听、用心记录,一笔笔工整的汉字记录了她们的独到体会。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名师们都是由普普通通的老师成为专家的,他们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由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探索,用汗水浇灌出自己美丽动人教育的故事,用执着的创新理论涓涓细流汇成厚厚的教育专著。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
黎川二小:廖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