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践行者
——记南城县株良一中教师艾义根先进事迹
他平凡,但在平凡中孕育不平凡。
他朴实,但在朴实中彰显师德之光。
这个上课热情洋溢、风趣幽默、极具感染力的老师就是株良一中思政课教师艾义根。
扎根乡村是行者无悔的选择
1989年,艾义根老师分配在南城县最边远的山区睦安中学任教。从此,他就和农村娃们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从原睦安中学到株良二中,再到株良一中,斗转星移三十四载,他始终扎根在农村,他的脚步从未离开过农村中学半步;他的激情全部播撒在故乡这块沃土上;他的爱心全部倾注在农村孩子身上。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镇优秀教师”。
1998年夏季的期末考试期间,睦安乡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灾害,几名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后,不听学校劝告,擅自回家。艾义根硬是越过十几公里倒塌的山路,边追赶边护送学生回家。无数次的跌倒使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双腿也被碎石树枝划出一道道深深的血痕。第二天,老师们看到艾老师一瘸一拐的走路,看到艾义根伤痕累累的双腿,心疼不已。但艾义根却说:“只要学生是安全的,我这点伤痛无所谓。”
责任与担当是行者不竭的动力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2年,艾义根任教一个毕业班的思政课,同时担任初一的班主任,并教语文。这对从没教过语文的他,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不让孩子们的功课落下,他决定在学校住宿,每天翻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备课,课后认真反思、总结。
艾义根同志不仅肩负着学校的党建工作,还兼任学校报账员的工作。除此之外,学校有老师请产假、外出培训,他总是主动请缨代课,尤其是2022年,艾义根任教了5个班的思政课。同事们“戏谑”地称他是株良一中的“老黄牛”,而他总是这样认为:自己累点没关系,学生的课不能耽误。
付出与收获是行者最大的乐趣
这些年,留守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艾义根走进父老乡亲的家,谈孩子,拉家常,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就连残障儿童,艾义根也热情送教上门。
2012年,艾义根班上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初二时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看到这种情况,艾义根心急如焚,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挽救该生的办法:每天晚上放学后把孩子“留”在办公室一小时,自己则陪在孩子身边,或辅导他做作业、或与他促膝谈心。这样做,既避免孩子再去上网,又培养师生感情,还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发现及时、监督到位,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这个学生彻底戒掉了网瘾,人也变得精神了,阳光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了。
艾义根正如乡村中漫山遍野的野花,不张扬,不娇弱,虽然无人欣赏却在乡村中散发着幽香。他就是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个乡村教育的践行者!
图文/易衍华
2023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