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向碧波王思萍
燃油的加注量为五天,保温柜的输出电压为220V。从楼顶的配电房爬下来,彭南轩早按部就班地忙活了半个小时。
调度陆陆续续到岗的员工,核对采买的食菜票证,把餐厅的温度设置到26度,看看墙壁上的挂钟,这才清晨的6:40。
“我们学校是2023年湘西州暑期教师集中培训的一个培训点,有三个学校的近400余名参训教师。”彭南轩有条不紊的整理着后勤清单。
把一桶桶的纯净水扛到会议室,再补齐盒筒里的纸杯,放上一袋茶叶,这是他的必修课。协助办公室布置会场,给每个座位贴上老师们的名字,方便参训老师们找到位置入座;接上十组二十四孔的电插板,确保老师们的手机要实时在线。
后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学习资料的准备,文具用品的配发,老师们时时的需求,让彭南轩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间。拿着钳子、扳手,一边偏着脑袋通电话,一边还要进行调度。
虽已年过半百,彭南轩对工作始终是挑灯绣花,每个细节他都左右兼顾。厕所点盘檀香,报告厅外就闻不到异味;车辆背对背停放,大家都出行方便;餐桌上摆一个剩物碟,卫生只要清洁一次就好。
爱人退休,彭南轩把第二个家安在了学校,放在了工作的岗位上。每天第一个进校门,遇上什么修修补补,管道漏水、路灯不明、门窗玻璃缺角、桌椅板凳少腿、电风扇不转,他都是随喊随到。学校操场的跑道上,经常能看到他进行锻炼的身影。他说:“身体好,是一种了不起的软实力,增强自己的实力,为老师们做更久的服务。”力求做到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
“这是第二届集中学习培训,我们一定要做得更好。”在后勤保障的一亩三分地里,彭南轩不仅把服务挂在嘴上,也放在心里。他身先士卒的同时也常常提醒周边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注意收集教师们的反馈意见,听取合理的建议,并及时地运用到工作中。
“瘦肉丝太硬了,可不可以炒嫩点点;豆浆壶嘴有点漏,需要及时修整;牙签两头容易捣手,能买几盒一头圆的吗?”在每天的工作手册中,这些点点滴滴都被他记录在案,第二天老师们就会发现,今天早餐面臊子的味道可口些了;缺少的调味瓶补齐了;鸡蛋被冷水泡过,容易剥皮了。
不抽烟、不喝酒,彭南轩工作之余的爱好就是周末去钓钓鱼,他说:我们教一辈子书,就要像红军老班长一样,能把普普通通的缝衣针变成金色的鱼钩,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