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行 浓浓家访情

发布时间:2023-06-26 14:5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酷暑炎热,你们大中午顶着烈日前来家访,关心学生安全成长,真是太感谢了!我们一定会监管好自己的孩子,假期里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和知归时,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6月12日,宜黄县第三小学学生家长张雨晴对前来家访的老师热情地说。

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有效衔接,宜黄第三小学积极 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全体教师闻令而动,顶着酷暑,带着责任和关怀,走进学生家庭,用心用情呵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体现了师者之大爱。

以访之名 向爱出发

老师们有的针对班中父母没时间管、跟随老人的孩子进行家访,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有的针对班内比较内向的孩子进行家访,指导家长多鼓励、多带动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的老师针对班级内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孩子进行家访,指导家长在生活中也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每进入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家长们热情的态度。孩子们开心的表情,家长朴实的话语。走在家访的温情小路上,随时播撒爱的种子,随时收获爱的花朵;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的距离。家长们倍感温暖,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在于用心、用情、用法,心到理自到,情至理自通。心灵的距离,就是脚下的距离。家访中,一幕幕画面,一席席谈话,温馨而真挚,朴实而有效。

红烛先锋 光暖人心

“真没想到,校长和老师会在晚上冒着大雨到我家来家访,看到他们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关心,我非常感动,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留守儿童邹子怡说到。邹子怡父母长期在温州打工,由70多岁的奶奶照顾其生活。也许是穷困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从小懂事,阳光而且可爱。作为留守儿童,邹子怡没有像其他的留守儿童那样消极悲观,而是乐观向上。

看到此情此景,徐校长说:“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孤僻叛逆,有的天真率直,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默默耕耘,方得硕果累累。班集体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麦田’,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守望者’”。

全校党员教师重点家访“两困生”和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子女。每访一名学生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家庭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学校还开展师生结对、爱心助学活动,为“两困生”捐赠学习用品,使留守儿童不因缺乏父母之爱而孤单。

逐梦续航 真情互动

“自从学校开展了向家乡航天英雄邓清明学习,我家的孩子真是有了大变化,她常常跟我说,要向家乡航天英雄邓清明伯伯看齐,认真读书、多学本领,为自己的航天梦想而坚持!”四年级一班邹雨诺的妈妈激动的说到。

为弘扬航天自主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激发三小学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宜黄县第三小学的学子们以航天英雄邓清明为榜样,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学校多次召开了“向时代楷模邓清明学习”活动,向学生们介绍邓清明事迹,号召学生们学习邓清明刻苦学习、敢于追梦、坚守信仰的精神。

推开一扇家门,打开一扇心门

宜黄县第三小学“万师访万家”架起了家校连心桥,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有效推进了“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宜黄县第三小学 ( 陈景羚 吴思敏)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