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铁索烽烟,续长征星火

发布时间:2025-09-28 09:4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讯员:杨锦泽、潘俊)八月中旬,“擎炬”实践团的成员再次踏上“赓续精神火种”的征程,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对话百年的波澜壮阔。从铁索桥的震颤到纪念馆的光影,从纪念碑的肃穆到长征精神的感召,实践团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革命历史的温度,让长征精神的火种在青春血脉中持续燃烧。

踏铁索烽烟:在天险处触摸信仰温度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悬桥,全长 103.67 米,宽 3 米,由 13 根铁链组成。即便已经在当年红军攀爬的铁索上安装了结实的木板,行走过程中依旧很艰难。“能明显感受到桥体的摇晃,脚下湍急的金沙江更添了几分艰险。”团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了当年红军战士面临的艰难险境,更体会到毛主席诗词中展现的惊险与悲壮。

桥头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巍峨矗立,30.35 米的高度直指苍穹。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碑名苍劲有力,聂荣臻同志撰写的碑文镌刻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碑座上,红军战士急行军的铜像虽显疲惫却眼神如炬,22 根花岗岩石柱环立四周,默默铭记着每一位夺桥勇士的壮举。实践团成员在此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默哀致敬,用青春的敬礼告慰长眠的先烈。

续长征星火:在纪念馆解码精神密码

走过泸定桥后,实践团成员前往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跟随专业讲解员的脚步,依次参观各个展厅。馆内丰富的文物展品、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以及声、光、电及多媒体等展陈手段系统展示了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直至飞夺泸定桥以及后建立区苏维埃政权的情况。

在 “飞兵奔袭到泸定” 展厅,成员们驻足于动态地图前,看着红军昼夜疾行 240 里的路线在灯光中闪烁 —— 暴雨中的泥泞山路、饥饿时的草根树皮、激战前的短暂休整,无不诉说着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 的长征精神。“中央红军长征到四川” 展区里,一份泛黄的《战士报》记载着夺桥后的欢呼:“我们胜利了!这是信仰的胜利!”;“胜利会师在四川” 展区的影像资料中,红军与群众相拥的画面,生动诠释着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的深刻内涵。

展馆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话语成为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注脚,更在每一位实践团成员的心中生根开花。铁索上的血与火早已凝固成历史,但那份‘为了人民不怕牺牲’的信念,永远是我们这代青年的精神坐标。”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长征精神的星火,必将在青春的奋楫中燎原成炬!

图片来源:“擎炬”实践团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