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绿行,乡民共康宁——天津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赴五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31 19:2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为切实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天津师范大学红十字会“爱心融乡韵,急救护民安”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于8月7日至20日奔赴天津、山东、河北、山西、广西五省,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进行急救、反诈知识的宣讲和普及,用专业技能守护百姓安康,以实际行动诠释时代内涵,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与蓬勃力量。

天津实践队走进津南区小站镇,展开“急救+反诈”双主题实景课堂。学习空间里,红十字旗帜熠熠生辉,一侧是心肺复苏模拟人,另一侧的反诈展板图文并茂。志愿者赵丹艺把“剪刀石头布”口诀嵌入海姆立克教学,手把手校准胸外按压深度;志愿者李鸿韵将真实诈骗案例拆成一个个生动的现场演示和短视频,老人们认真投入,边学边演边看。此举实现“一次宣讲、双重守护”的综合收益,在社区筑起无形安全屏障,让“人人会急救、家家识骗局”成为守护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青春赋能,让红十字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护乡民安康。

图为团队成员和学生合照。团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心肺复苏操作。团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居民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团队供图

广西实践队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明秀青空间,在互动体验式课堂里,志愿者把急救知识与童趣教具相结合,为30名7-12岁青少年带来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生命必修课”,将“理论传授—实践强化”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引导孩子们动手实操、大胆提问,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与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实现了“1+1>2”的效果。

图为实践现场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团队供图

河北实践队走进河北沧州运河区四合街社区,深入街巷开展“防诈+急救”双主题宣讲。志愿者们拆解“AI换脸”“保健品”骗局,手把手示范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家长里短间把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老人们对“小利诱惑”套路恍然大悟,青少年在实操中掌握“黄金4分钟”,社区干部点赞“内容接地气,方法可复制”。志愿者在宣讲会后,再次调查居民对于“防诈、急救”的了解程度,数据表明:80%以上居民现场就能识别常见诈骗,急救知识知晓率提升20个百分点。一堂堂“院落课堂”,让青春所学化作守护民生的温暖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解答居民问题。团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对居民进行学习反馈。团队供图

山西实践队来到山西东赵村,走进乡村一线面向网格员开展急救与反诈宣讲,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救命招”,把刷单、冒充公检法等骗局拆解成顺口溜。志愿者们不仅帮助网格员把安全知识带回千家万户,更用青春视角为乡村治理注入专业力量,织密基层安全网。在与乡镇负责人沟通时,大家深刻体会到“选对受众比人多更重要”;在“三下乡”现场,每一次绷带缠绕、每一次案例解析,都化作守护村民生命与财产的底气,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暖意更浓。

图为团队成员演示包扎的方法。团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急救知识宣讲。团队供图

山东实践队走进德州新河社区,把反诈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用电影桥段拆解“杀猪盘”,把“客服退款”“红包钓鱼”编成三句半。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手把手教爷爷奶奶识套路、记口诀,更用青年视角为社区治理注入专业力量,织密基层防骗网。在与社区活动中心负责人王丽娜交流时,大家深刻体会到“选对主题比场面热闹更重要”;在“三下乡”现场,每一次案例演示、每一次互动问答,都化作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底气,让社区治理成色更足、暖意更浓。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反诈知识宣讲。团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对居民进行采访。团队供图

天津师范大学红十字会“爱心融乡韵,急救护民安”志愿服务队恪守“人道、博爱、奉献”初心,把急救与反诈课堂搬到村口院坝,用一次包扎、一句口诀将专业知识化作百姓触手可及的“护身技”。青年循着“乡村兴则民族兴”的号角沉到一线,在田埂上练本领,在乡音里办实事,让安全感与幸福感同步升级,用蓬勃青春为乡村振兴写下温暖注脚。(通讯员 袁媛 高馨怡)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