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以青春之为答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时代考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4:3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7月19日至25日,山东科技大学红心筑梦“点矿成金,碧水安澜”实践团赴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开展“绿色中国·青春行动”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基因铸魂,实干笃定前行  

青砖灰瓦的院落静立风中,屋中一盏煤油灯复刻品晕开暖光,照亮墙上“济阳第一党支部旧址”的红色字迹。7月20日,实践团成员走进新市镇史家寺村,在这方革命热土上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就是在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当年12位党员曾借着煤油灯的微光坚持工作,多次躲过日伪军的搜查。”红色宣讲员指着屋内保存完好的木质书桌,指尖拂过抽屉里泛黄的革命文献复印件,将那段艰苦而坚定的岁月娓娓道来。

“党的初心不止于文字,更见于行动。”队员李科林在笔记中这样写道。走过沧桑岁月,这群年轻学子在这间朴素的旧屋中,真切感受到“小屋之中见信仰”的精神力量。大家表示,要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实践,把对革命历史的敬畏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具体行动,让红色精神在今日的乡村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延续活力。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7/d9321f4d8f907d7db338ed0cff98bf61.png

实践团在济阳第一党支部旧址聆听党史讲解。刘汉超 供图

播撒绿色种子,筑牢安全防线 

在济阳区新市镇王家社区的暑期托管班里,一场“生命之水”的安全课迎来了几十位小听众。“如果小伙伴掉水里了,你们能自己跳下去救吗?”实践团的成员孟依田问道。

“不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要大声喊大人,或者找长的竹竿拉他!”

这是山东科技大学“红心筑梦”实践团防溺水教育的互动现场。暑期是农村留守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实践团成员们将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和情景剧,手把手教孩子们自救技巧。在随后的 “红心守护碧水” 专题宣讲上,以趣味抢答等互动形式,团队成员周德龙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守护碧水清波的历史成就与当代实践故事。宣讲结束后的“节水知识抢答”环节,当被问及“一杯水能怎么用”时,三年级学生王梓轩猛地举起手:“淘米水可以浇花!洗衣服的水能冲厕所!”他的回答让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七天的实践里,这样的特色课程开了7门,超过100人次的孩子们在互动中筑牢了安全防线的同时,也在心中播下绿色发展的种子、点燃爱党爱国的星火。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7/868d4b31f7323335fc22d209a0e2851a.png

团队成员在王家社区进行防溺水教育/红色主题宣讲。李嘉辉 供图

脚步丈量水情,科技赋能护水

顶着七月的烈日,实践团的成员们穿行于新市镇的六个村落之间。以“入户访谈 + 问卷调研 + 现场科普”的多元形式,为村民送去一堂生动的环保“公开课”。

在新市村村民张大爷家中,老人热情地拧开水龙头,向学生们展示日常用水情况。“这水是净化过的,大体不错,就是清晨刚开水阀时,会带点铁锈味。”张大爷说道。

实践团成员们一边在调研表上记录下“管道老化”“水质偶有浑浊”等情况,一边取出随身携带的水质检测仪,对水样进行初步检测。队员贾悦妍注意到,检测仪上显示的数字略微偏高,她细心地将数据记录在案。

“洗菜的水可以留着浇菜,马桶水箱里放个水瓶,每次能省不少水。”队员们拿出自制的《节水知识科普手册》,用当地方言耐心地向老人解释日常节水技巧。张大爷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7/dc94605a279d8239dffc441077ef007c.png

实践团进行调研访谈,并采集生活用水样本。翟明斌 供图

“调研要沾泥土,建议要接地气”——这不仅是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实践团走入乡间的真实写照。团队采集新市镇生活用水、地表水样本共30余份,每一次采样后,他们都会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对TOC、COD、TDS等6项关键指标进行现场快速分析,每一组数据均精确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结合安全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团队撰写2万余字的《新市镇水资源现状与治理建议调研报告》,不仅详细剖析“管道老化导致水质波动”“农业节水设施不足”等5类核心问题,更具针对性提出“农户节水器具改造补贴”“村级污水处理站升级方案”等8项具体、可实施的建议,这份凝聚实地勘察与专业分析的报告,后续将正式递交给新市镇人民政府,为当地水环境的精准治理与节水改造提供切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7/0e4934bcc43f431113b0be07dbc61d7c.png

实践团利用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进行采样分析。潘俊扬 供图

青春护水不止步,红心筑梦向未来

从济阳第一党支部的红色课堂,到王家社区的防溺水讲台,再到新市村的水龙头旁,七天里实践团的足迹遍布新市镇6个村落。七天的活动虽已结束,但对实践团而言,守护乡村水资源的行动才刚刚开始。夜幕降临,新市镇田野虫鸣阵阵,远处黄河支流的粼粼波光与村落灯火温柔相接。

这群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水情,以专业检测水质,他们的身影已成为夏日乡间一抹动人的“青春色”。接下来,团队计划将调研数据及报告中所提出的八项建议进一步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护水方案,持续对接新市镇的实际需求,让专业知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真正落地生根。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7/fcbf393cc115100e7340745933fcb643.png

实践团队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侯粒菲 供图

队员王飞栋看着手中的水质报告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践行‘两山’理念,守护黄河母亲河,就是我们这代青年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传承。”(通讯员 侯粒菲王飞栋)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