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数字游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现状及作用机制,7月30日,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校级重点实践团队“新”火乡传·青贤共治团队在浦江田园生态商务区管委会刘通老师的协调支持下进行专题调研。该团队充分发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优势,对园区内的典型数字游民代表和入驻企业员工展开深入访谈,重点探讨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
在成都浦江田园生态商务区,一片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茶文化的数字茶园正崭露头角。这个名为“比昂数字茶园”的项目,是川农大毕业生黄师姐与合伙人共同打造的成都首个数字化智能茶园,也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典范。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黄师姐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这位从地产行业跨界到农业的创业者,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职业转型的可能。在大企业沉淀数年后,她看准家乡农业资源优势,结合本科专业知识,毅然投身三农领域创业。
比昂数字茶园选址浦江并非偶然。“这里不仅有优质的茶叶资源,浦江绿茶更具备品牌知名度。”黄师姐解释道,“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打造高品质数字茶园提供了天然优势。”当被问及数字游民在此工作的吸引力时,她认为:“机遇是核心吸引力。这里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更能带来潜在的合作机会”
据了解,除数字茶园外,黄师姐团队还承包建设了配套果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数字农业产业链。对于初创者,她特别强调:“要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勇于展示能力。没有背景的创业者更需要在大平台积累经验,学习成熟的运营模式。”
采访中,黄师姐分享了诸多创业心得,从资源整合到品牌打造,为在场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访谈不仅开拓了视野,更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了全新认识。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走进位于浦江田园生态商务区的百姓智造公司,探访这家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企业。作为成都尖东科技旗下子公司,百姓智造不仅将先进制造技术引入园区,更通过开放共享的运营模式,为数字游民和周边企业提供创意孵化平台。
步入公司办公区,团队成员立即被运转中的3D打印设备吸引。企业员工热情接待并带领参观,详细介绍了从建模到成品的全流程。展台上陈列的各类作品琳琅满目,既有精细的动漫手办,也有可组装的实用家具,充分展现了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
“这里不仅是我们的生产基地,更是一个面向社会的研学实践空间。”企业员工介绍道。据悉,该园区定期举办建模打印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与,让年轻创客们能够亲手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作品。
在随后的访谈中,团队就园区生态建设与企业员工展开交流。当被问及对数字游民和知名企业入驻园区的看法时,对方表示:“园区需要持续注入创新活力,不同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聚集能激发更多跨界合作机会。我们在各类交流活动中获得的灵感,往往能反哺自身的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
访谈结束后,企业员工向团队成员赠送了3D打印纪念品,为此次参访画上圆满句号。此次走访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更见证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商务区,构建起开放、共享、互惠的新型产业生态。
“新”火乡传·青贤共治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未来将持续关注数字游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贡献青年智慧。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企业和数字人才的聚集,浦江田园生态商务区正逐步成为成都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通讯员:袁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