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顿广会 通讯员 白冰 李洋)2025年4月,随着许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走进河上街触摸汉朝文化,源汇区第三实验小学四至六年级师生在漯湾古镇探寻贾湖文明,“传统文化+自然教育”为核心的多元化研学实践矩阵已初具规模——这一矩阵,正是源汇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既是中小学 “行走的课堂”,也是源汇区借文旅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政策护航,筑梦研学培育人才
年初,源汇区文化旅游局发布《源汇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服务措施》,锚定全龄友好目标,优化研学旅行等文旅产品供给。凭借河上街景区、漯湾古镇等核心文旅 IP,以 “文旅 +” 模式串联非遗体验、夜间经济等业态,为研学旅行注入丰富内涵。研学活动注重精准供给与场景融合,学生着汉服在河上街习书法、做陶艺,于受降亭听抗战故事;在漯湾古镇尚文馆探贾湖文化、牛行文化,在文峰塔前怀 “字圣” 许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无缝衔接。
线路多元,文化记忆鲜活如昨
源汇区研学体系以多元文化融合为特色,打造涵盖历史、科技、乡村的立体化课程。河上街化身 “活态课堂”,学生通过书法临摹、陶艺制作深度体验传统工艺,受降亭结合历史讲解,强化青少年家国情怀。漯湾古镇则让学生探寻贾湖文明、牛行文化,缅怀 “字圣” 许慎,感受水韵文化。乡村实践点同样精彩,问十乡宋庄村学生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采摘、操作水质检测仪,学习 “企业订单 + 合作社 + 农民” 产销模式;陶桥村 “中原状元村” 让学生体验耕读文化与电商直播基地的农产品带货,见证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专业升级,安全课程稳固根基
豫中南最大研学基地神州鸟园成为强大支撑,占地 600 余亩,配备 6 大场馆及户外拓展区,可同时接待 5000 名学生。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自然科普《神州鸟园奇妙游》、红色教育《追忆峥嵘岁月》等特色课程。安全机制完备,消防、公安、医院联动保障研学活动安全有序。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神州鸟语儿童餐厅改造提升项目获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 11.49 万元,设施持续优化升级。
市场火热,展望前景迈向高峰
今年 3 月,神州鸟园与多家旅行社、研学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接待量一路攀升,从 2022 年的 6 万人次,到 2024 年全年的 10 万人次。2025 年前 4 个月,已接待研学团队 100 余个、超 3 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 4000 人次,有力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消费。展望未来,源汇区将以神州鸟园为核心,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深化 “文化深挖 + 科技赋能 + 乡村实践” 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差异化课程,持续推动研学教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